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家的孩子整天就愛上網,一上網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真不知道要拿他怎么辦!”現在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這樣抱怨。據2008年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600萬青少年沉迷網絡,其中80℅因沉迷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
小華(化名)是一名初二的學生,當他迷戀上網絡游戲后,竟立言要把網絡游戲當成畢生的事業。他告訴父母說,他可以依靠網絡游戲來養活自己,以后他要把網絡游戲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奮斗。從此小華開始經常曠課,長時間地泡網吧。任憑父母怎么講道理,甚至打罵,依舊無法改變小華的認識。最后,小華父母無奈之下把小華送到了廈門工讀學校。
網癮也是社會環境造成的一種現象,在沒有全封閉治療的條件下,醫生并無法完全地讓網癮患者與網絡隔離,而且現在的社會中網吧隨處可見,患者是很容易再受到誘惑,影響治療的效果。
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定的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通過了專家論證,這一標準將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范疇。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標準的通過有可能結束我國醫學界長期以來無科學規范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歷史,為今后臨床醫學在網絡成癮的預防、診斷、治療及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那么在廈門,目前網癮治療的現狀如何呢?
目前國內多個城市成立了專門的網癮隔離治療機構,但在我市針對網癮治療的專業機構卻仍十分欠缺。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網癮問題,往往先會對孩子采取行為限制,有的實在管不了,就像小華的父母一樣直接把孩子送到工讀學校去,僅有極少的一部分網癮患者會尋求醫院或心理機構的幫助。
在醫院里治療網癮早就有一套診斷標準,只是全國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醫生日常的診斷中,最關鍵的是把握兩點,一是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二是在停止或減少使用網絡時會出現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所以并不是簡單地看上網時間長了,就斷定他是網癮患者。
現在在網癮治療上,我們主要采取的是心理咨詢和藥物輔助,不過單純的這兩種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對網癮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因為網癮也是社會環境造成的一種現象,在沒有全封閉治療的條件下,醫生并無法完全地讓網癮患者與網絡隔離,而且現在的社會中網吧隨處可見,患者是很容易再受到誘惑,影響治療的效果。即使是全封閉性的網癮治療,也許只能一段時間讓患者取到戒癮的作用,最重要的還在于對社會風氣的監督和加強宣傳,減少青少年涉足網吧。
現在在針對網癮問題上,國內的許多專家都還存在爭論,比如在網癮的界定上,要把它歸為社會問題、心理問題或是醫學問題?所以在對待網癮治療上全國也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診斷標準,此前雖然全國許多精神病院都在接診網癮患者,但卻因為網癮還未納入精神病范疇,所以即使接受治療,患者也無法住院。
對比網癮診斷標準 看你上網成癮了嗎
一、對網絡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求或沖動感。
二、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上述戒斷反應可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游戲機等來緩解。
三、下述5條至少符合1條: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時間和投入程度;使用網絡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固執使用網絡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后果;因使用網絡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將使用網絡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
網絡成癮的病程標準為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絡6小時以上,且符合癥狀標準3個月以上。
下一篇:心理醫生解說“網癮”與如何糾正解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癡迷原因歸于“偷竊心理”?網絡游戲海口泛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