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任何先進的科技就像是一匹烈馬,我們為它接生,喂食它,但它總是不斷地考驗著我們駕馭它的本事和耐心。今天我們編織了網絡,它也因此而困住我們自身,其中表現之一就是越來越多的上網者由于染上了“網癮”而致使自己的行為難以自拔。
“網癮”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擺脫的行為狀態和狀態。其判斷的基本標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行為和上的依賴感;行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喪失;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亂;身心健康受到較嚴重的損害。
從類型上來分析,上網成癮的人主要有:一是信息型網癮。其主要的行為特征在于行為者出于獲取信息的需要,而沉陷在互聯網絡的信息海洋之中,對海量的信息形成無以擺脫的依賴。
二是交往型網癮。其主要的行為特征在于行為者出于社會交往的需要,而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與天南海北的網上朋友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溝通,在電子空間里長時間地進行真實的“虛擬互動”,并由此而陷入沉溺狀態。
三是游戲型網癮。其主要的行為特征在于行為者出于游戲娛樂的需要,被網絡游戲深深地吸引,在過度癡迷于網絡游戲的情況下,對其他事情哪怕是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也都不管不問,只顧上網玩游戲。
四是慣習型網癮。其主要的行為特征在于行為者出于日常工作、創新創造、排遣寂寞、尋求體驗等多方面的需要,而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形成的一種網絡沉溺現象。從目前我們對網絡成癮者的調查來看,游戲型網癮和交往型網癮占主流,且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體中。
染上“網癮”的人,由于其對電腦和互聯網絡形成了深度的依賴,在操作電腦和上網時,他們會長時間地持續下去而樂此不疲,如同其他類型的成癮性一樣,其行為不能自制;可是一旦離開,他們又可能會失魂落魄、煩躁不安和無所適從。比如游戲型網癮者,就會持久地存在難以擺脫的玩的渴望和沖動,形成精神依賴和相應的生理反應。一停止游戲活動,就難以從事其他有意義的事情,而恢復操作游戲后,精神狀態就恢復正常。顯然,這些行為特征與其它成癮行為一樣,都屬于一種病理行為。如果中止了這種滿足,那就會產生巨大的壓力,使人焦慮不安甚至痛苦,程度嚴重者,性格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比如自私、說謊、不關心他人、對社會失去責任感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失眠或者晝夜節律顛倒等。
如果一個人喜歡長期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當中,自己對自己的行為都難以清醒地加以調節和控制的話,那么,他就很可能到了染上“網癮”的危險邊緣。這時,用自己的理性不斷加強自我的約束,并逐步地減少自己的上網時間就成了不得不做出的行為選擇。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
近日本報以“青春自護,遠離網癮”為主題,針對青少年沉迷網絡問題,發表一系列專題報道,引起社會強烈關注。許多讀者,特別是一些束手無策的父母紛紛來電,希望獲得“藥方”。本版今天組織了幾位專家與讀者進一步交流,廓清“網癮”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具操作性的建議。我們希望,在社會和師長的關愛下,在青少年自身的努力下,“成癮”的青少年朋友能夠早日回歸更陽光的生活。
下一篇:網絡終究是個虛紀的世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判別網癮的9個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