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曾經以“戒網癮專家”而成名的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陶宏開,因日前應邀出席一款網絡游戲“品鑒會”,一下子成為輿論焦點,原因是他鑒定該款網游是“健康網游”,并熱情推介。(南方日報5月28日)
曾幾何時,“戒網癮專家”來了一個華麗的大轉身,居然代言網游了。受利益的驅使,居然可以背離初衷,妖言惑眾,利用自己在“戒網癮”方面建立起來的威信,公然做起所謂“健康”網游的代言人。戒網癮專家代言網游這是大家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事實,這是對社會良知的踐踏!
盡管陶宏開一再強調,自己反對的只是不健康的網絡游戲,也聲辯,未收巨額代言費而只是少量的勞務費。可陶宏開作為 “反網癮”的公眾人物,即便不為“愛惜羽毛”計,為了保持批評的獨立和清醒,也不該代言網游。
不難想象,戒網癮專家代言網游與金錢利益的驅使脫不了干系,如今拿錢替利益群體做代言人的專家學者還少見嗎?針對百萬代言費的質疑,陶專家回應稱只是很低的“勞務費”,更神秘兮兮地表示,因為和對方有約定,不便透露具體數額。原以為陶專家只是一時糊涂,讓人家用金錢給收買了,卻原來早跟商家存在約定、默契,這不是現出偽專家的原形了嘛!
對游戲是否健康性質的審定不能憑著一個“戒網癮專家”的頭銜就做出判斷。就代言網游事件映射出的更大問題是中國網絡游戲分級制度的空白。雖然網絡游戲正在催生越來越多的沉迷者,但即便是在國外,它也不是洪水猛獸,被管理者一概禁之,相反,它們更多地被置于分級治理的框架內。
相反,在當下,網絡游戲的分級制度久久難以出臺,于模糊的監管空間下,自然既會有各種渲染色情與暴力的網絡游戲大行其道。“戒網癮專家”不是網游鑒定專家,即便其存在一定的鑒別能力,也只是代表個人的觀點。以“戒網癮專家”的名義代言網游,有濫用社會信任之嫌疑。
透過現象看本質。“戒網癮專家”靠網絡成名不是偶然,“戒網癮專家”蛻變為利益的奴隸、為網游做代言也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其實,在網絡游戲的產業化的今天,由于對網游分級標準的缺失,使人很難對此有明確的認知,所以,戒網癮跟代言網游也就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了。
下一篇:心理有缺陷孩子容易染上網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成癮 易造成青少年雙重人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