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人的自信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小孩的性格還未定型,可塑性很強,而這個時候如果打好基礎,那么在孩子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就很容易培養成好的性格。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么?“
2、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周末帶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不要嘲笑孩子說錯的話
孩子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孩子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
孩子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么?“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給孩子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孩子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制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想要讓孩子自信,那么家長在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上的問題,對孩子多一點肯定,讓孩子一點一點的培養成一個有自信的人。不過,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自信過度膨脹,這樣就成為了自負,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下一篇:有自卑心理的人應該如何擺脫自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培養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