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十一期間,天涯論壇上的一個帖子讓一位名叫“小月月”的人物迅速躥紅。這位女主角體型肥胖、喜怒無常、言行乖張,卻得到了眾多網民的“追捧”。幾天時間,帖子的點擊率達到了千萬數量級,更有85%的網友表示,要“坐等更新”。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汪冰和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副教授李君告訴記者。
其一,審美空虛。
人們似乎對“美女”、“帥哥”不感冒了,“搞怪、獻丑”反而惹人關注。一方面,在化妝品能創造奇跡的今天,人們對“美”的神秘感減弱,興趣減退。更重要的是,在審丑的過程中,能體驗到自我感覺的良好,獲得滿足。美國尼爾森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62%的中國網民患上了“壞消息綜合征”這一怪病,他們更愿意分享負面評論,作為旁觀者享受那種置身事外的幸運感。
其二,精神空虛。
物質豐富的今天,人們往往注重結果的快感,而忽略過程的快樂,因此,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來越難以滿足。此外,巨大的生存壓力使超過八成的現代人體驗不到幸福感,為了填補精神空洞,人們不得不采用一些強烈的刺激,讓麻木的大腦感知到。
其三,文化空虛。
已有事實證明,“小月月事件”是某書商利用網民口味,策劃的一次低俗文化炒作。就像《赤壁》讓曹操、周瑜玩“三角戀”,《大話西游》讓唐僧愛上白龍馬,似乎越俗、越出位越受歡迎。一方面,俗文化能排解壓力,使人產生解脫和刺激感,更適合消遣。但另一方面,人民論壇的調查中,45.8%的人無奈表示,主流文化不吸引人,大眾只能“被低俗”。
空虛是一種消極情緒,使人失去寄托、閑散寂寞,嚴重者醉生夢死、花天酒地。專家指出,擺脫空虛,精神上要有寄托,可以是家人、朋友、工作;此外,樹立積極熱情的生活態度,像普希金所說的“生活不會使我厭倦”;最后,從身邊的小幸福獲得滿足,提醒自己,手邊擁有的,才是更值得珍惜的財富。
(梁子豪)
下一篇:如何從QQ聊天語言讀懂一個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路見不平一聲吼”有益身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