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右撇子看圖片或文字時,通常更關注右邊的內容,而左撇子更則注意左邊的內容。
社會研究新學院的認知學家Daniel Casasanto說這是“身體特異性假說”的一部分,該假說認為我們的身體影響著我們的決策以及與人交際的方式。
驗證這一假說的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觀察一個人是右撇子還是左撇子。
Casasanto 解釋道:“慣用手是一種很好的實驗方法,因為易于測定,而且雙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實驗方法是什么呢?我們繼續看……
在研究中,Casasanto發現人們在觀察或經歷某事時,往往青睞與自己慣用手方向相同的事物。
他的這一觀點發表在美國心理學協會的期刊最近一版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中。
他還說:“人們偏愛易于理解、易于上手的事物”。
右撇子在處理身邊事物時,往往右手邊的事物比左手邊的更容易上手,所以他們常認為“好的”就是“右手邊的”,而“壞的”就是“左手邊的”。
全球90%的人都是右撇子,而要想吸引顧客購買其產品或獲取投票的話,就要考慮到多數人習慣用右手這一點,記得屏幕或文件的右邊才是“合適”的’位置。
我們甚至還習慣以慣用手的方向區分觀點的正確與否。
2004年的總統候選人約翰.肯尼迪和喬治亞.W.布什都是右利手,他們在表達某些積極的想法或主張時會用右手加以輔助。
而2008年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和約翰.麥克恩都是左利手,他們在表達積極地主張時常借助左手。
慣用手的差異還影響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選擇。
研究中Casasanto要求參與者在以下兩種事物中選擇其一:商品、求職者、異類生物。
右利手的參與者往往選擇放在右邊的那一個(位),而左利手們常常選擇左邊的。
Casasanto說,似乎慣用手不同不僅影響著日常生活,還影響著智力和誠實等抽象思維。也就是說影響著我們理解外界的方式。
大多時候我們感覺能理解彼此,因為我們對某些詞的理解很是相近,可并不完全一致,你對某個詞的理解可能取決于你身體的某些怪癖。
盡管這種現象甚至對5歲的孩子都適用,但并不絕對。
例如某人出生時為右利手,但后來慢慢習慣使用左手(即便是暫時的),他就會將“好的”跟“左邊的”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右邊的”。
Casasanto 在一次發言中稱,若右撇子的右手連續幾分鐘頻頻失利后,思維也開始傾向左邊。
所以,如果你改變人身體的習慣,那么,你也改變了他們的思想。
(龔艷麗)
下一篇:老年人最缺“被需要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人心理透視:為啥到哪都愛照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