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那時我是怎么想的,怎么就跟了他呢?”很多人在一生中至少出現過一次這種懊悔不已的情況。有時,這意味著你和伴侶的關系模式是病態的,但更多的時候,這是心理健康的聰明人在選擇伴侶時犯了迷糊。美國西雅圖大學的心理學家琳達·揚認為,其中有四大原因:
1.男女相互欺騙
當你被某人所吸引時,你想盡量讓對方喜歡自己,于是把自己的形象稍稍拔高一些,而這樣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對網絡交友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顯示人們總是把自己的情況往好的方面靠一點,例如在個人資料中,男人夸大身高和收入,女人縮小體重和年齡。在開始新的約會時,人們有意淡化過去失敗的戀情以及自己在其中應負的責任。例如,對方問你和多少人上過床,你會說出真實的數字嗎?問到你之前的戀情,你會認為分手是自己的錯?
當你處于迷戀的狀態,你還會有意無意地重復你愛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迎合對方的喜好。這在建立戀愛關系時很常見,可以增添浪漫情懷。但是,經過數周或數月的戀愛以后,你自然會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點,然后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情況,而你最初自我展示的形象與迷戀階段過后的真實形象相差越大,便越可能發生問題。
2.我們欺騙自己
在個人能力水平上,有超過50%的人認為本人比人均水平做得更好。例如,隨機調查顯示,95%的教授回答自己的教學高于平均水平,80%的司機聲稱自己的駕駛技術高于司機的平均水平——從數學上看,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戀愛中人也是如此:自視過高,相信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伴侶。
由于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秀,所以你很可能在戀愛破裂之后認為都是對方的錯,除非你的自尊心特別弱,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這個時候,你的親友團們常常好心辦壞事,附和支持你那扭曲的信念,說你是如何好,肯定會找到更好的人云云。——也許你能找到,但更可能的是,你會吸引到與你有著相同心理成熟度的人。
要全面地了解自己,就要向你信任并且打心里在乎你的人們征詢關于自己性格、外表和生活習慣的真實反饋。讓他們知道,你已經準備好了接受好的和不好的評價。也許有些人說他們自己多過說你,但只要你收集到足夠的信息,你就能看到一些你自己也無法否認的性格特點。
3.饑不擇食找“垃圾伴侶”
在你很餓的時候,食品店或自助餐的食品會讓你垂涎三尺,所以提前吃點東西墊底有助于防止吃進過多的不健康食品。同樣的道理,當你在親密關系或者在性愛上處于饑渴狀態,酒吧中的異性對你特別有誘惑力。因此,當你參軍、入獄、新近離婚或失戀之后,應該有意識地避免隨意和異性接觸,免去酒吧、夜總會以及一些社交聚會,即使遇到很有魅力的異性,也要有意識地約束交往的時間與深入程度,這可減少日后的懊悔。
4.混淆現實與期望
在一個有趣的實驗里,研究人員讓兩批學生估計自己對放在面前的一包薯片有多么渴望。在吃完薯片后,再讓學生評估他們實際上對薯片的喜歡程度。不同的是,放在第一批學生面前的薯片旁邊還放著巧克力棒等各種美食,而第二批學生的薯片旁邊只有一些乏味的沙丁魚、牛肉等。果然,第二批學生對薯片的渴望比第一批學生更大,而陪襯的食品對兩批學生吃完薯片后的真實口感卻沒有什么影響。研究人員的結論是:人們在預測和切身體驗時采取了雙重標準。同樣地,當你在一堆單身異性之中看到一位異性向你示好,如果周圍的人都長得很丑,你就更容易“受溝”,日后后悔的機會也較大。與之相反,如果周圍的人都比較漂亮,你則可能錯過一個好的伴侶,日后仍然可能后悔——這特別值得參加相親速配的人們注意。
當然,我們都是凡人,在親密關系中作出愚蠢的決策在所難免,也不必過于自責,只要在下一次注意上述四個問題,目光看得更遠一些便可。
(張華仙)
下一篇:心理抑郁新療法 多抬頭向上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戀愛心理疾病之戀師情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