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一天都過得很快,好像早上剛上班,沒一會兒就到晚上了,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每天心理都感覺很累,這樣對于大家的心理健康影響是很大的。那么,怎么才能夠讓自己每天都輕松呢?
1. 作息要規律,這是重中之重。作息大致這樣:
6:00 起床和早餐
7:15 – 7:30 跑步到學校
7:30 – 8:15 健身
8:30 – 11:30 做事
11:30 – 13:00 午飯+午睡
13:00 – 18:00 做事
18:00 – 19:30 晚飯
19:30 – 22:30 做事
22:30 睡覺
所以每天約有11小時在做事。他說只有作息規律了,身體機能才能達到最大的發揮。就像生產線一樣,只有流程化了,效率才能提高。作息經常不規律,身體就要不斷調整,這個調整很消耗能量,影響效率。就像一個GPS,總是在re-calculating,還怎么指路呢?
2. 不要熬夜,熬夜傷身。很多人覺得12點,1點睡覺沒關系,只要習慣就行了,人的適應能力很好的。但是大量的醫學研究表明,長期熬夜會引發很多病,而且這些病一旦爆發,往往后果很嚴重。我知道卡內基梅隴的人很能熬夜,剛來的時候我有幾次半夜2點回家,等校車的有不少人。但后來我感覺這邊的課程和科研壓力很大,一直熬夜下去會一發不可收拾,我就強迫自己改變。改變前你要先明白一點:只要睡眠不減少,不管早睡晚睡,每天做事的時間實際是差不多的。
3. 每天要有固定的時間鍛煉,至少半小時。鍛煉可以促進新城代謝,調節身體機能。每天經常鍛煉的人,雖然消耗了體力,但是換來的是精神充沛,相反那些不鍛煉的人,經常覺得累。
4. 做事之前多想想。想明白你為什么做這件事,怎樣做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很多人是拿起事情就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股腦的做完了事。這實際上是非常不明智而且低效的做法,因為目的不清晰就會走岔路,做事方法不優化就會浪費時間。有的時候你花5分鐘多想想,可以節省你好幾個小時。
5. 做事不要拖。很多人喜歡拖,事情就不斷積累下來了,然后被一個又一個的deadline折磨。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盡快處理掉。一件事如果比較耗時,要做好規劃,每天做一點。
只有合理的安排時間,才能夠讓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擁有多余的時間,在工作和生活之中讓自己更加游刃有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每一天都輕松,快樂的度過每一天,享受生活的樂趣。
下一篇:別和自己過不去 學會找回快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曝!裸睡對治療失眠有奇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