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自我封閉是指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很少或根本沒有社交活動,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購物以外,大部分時間將自己關在家里,不與他人來往。自我封閉者都很孤獨,沒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動,因而是一種環境不適的病態心理現象。自我封閉心理有如下特點:
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一、普遍性。即各個年齡層次都可能產生。兒童有電視幽閉癥,青少年有性羞澀引起的恐人癥、社交恐懼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厭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閉心態等。
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二、非溝通性。有封閉心態的人不愿與人溝通,很少與人講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害怕或討厭與人交談,前者屬于被動型,后者屬于主動型。他們只愿意與自己交談,如寫日記、撰文詠詩,以表志向。隨愛犬而去的男青年就屬于這類心理障礙者。
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三、逃避性。自我封閉行為與生活挫折有關,有些人在生活、事業上遭到挫折與打擊后,精神上受到壓抑,對周圍環境逐漸變得敏感和不可接受,于是出現回避社交的行為。
自我封閉心理實質上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由于個人在生活及成長過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引起個人的焦慮。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較差,使得焦慮越積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閉的方式來回避環境以降低挫折感。另外,自我封閉心理與人格發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關系,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
下一篇:揭秘慢生活的心理保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恐懼癥患者該如何調整心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