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咨詢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進行,走進這個安靜的空間,來訪者和咨詢師都在做著某種微妙的調整,從生理到。這種調整在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了。來訪者準備接受咨詢的時候,他的就開始發生變化,他愿意讓人走進自己的心靈,哪怕僅僅是部分的;他感到自己無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需要訴說、安慰、支持、指點迷津。接受咨詢這個行為本身,表明了在某種程度上來訪者放棄了自我中心。換句話說,真心接受咨詢的念頭本身,就有治療的作用。來訪者這種早期的變化,稱為廣義的移情,不是指向某位咨詢師,而是指向咨詢師這個職位。根據各自移情的特點,來訪者抱著半信半疑、急切、擔心、崇拜、挑戰等不同的心情走進咨詢室。
咨詢師為咨詢所做的調整,可追溯到接受咨詢訓練的時候,咨詢師在培訓和實習中漸漸對來訪者有一個模糊的或具體的心象。這個內在的來訪者心象影響著咨詢師的咨詢風格。這個咨詢風格是指向來訪者的,不是指向某位具體的來訪者,而是指向來訪者這個角色位置。可以稱為廣義的反移情。
咨詢開始后,因受咨詢風格影響(廣義的反移情),咨詢師會傾向于建立某種類型的咨訪關系,但不一定成功,因為關系的建立也受制于來訪者的移情。最后在移情和反移情的共同作用下建立了某種治療關系。而這種關系又會在咨詢后期的分析中瓦解,來訪者健康地走出咨詢室,咨詢過程結束。
咨詢過程是從建立治療關系到瓦解治療關系的過程。
本文就治療關系的三種類型做一些探尋,不足或錯謬之處,望方家不吝賜教。
有這樣一個案例,來訪者不需要來自咨詢師的解釋,咨詢師所能做的除了“嗯、啊”和點頭之外就是偶爾表達一下自己的困惑。真的象鏡子一樣把來訪者的困惑“反射”給來訪者。這時候來訪者積極地調動自己的資源,在某個時刻一下找到出路,以自己的方式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來訪者的整個講述過程象是自我對話,自己講給自己聽,不是傾訴,而是邊說邊思考、邊感受。咨詢師的作用是維持這種自我對話的繼續。有同事稱來訪者這種狀態叫“自我共情”。咨詢師象鏡子一樣保持著最少的卷入。
如果來訪者渴望理解和傾訴,咨詢師想當鏡子也辦不到,來訪者會感到咨詢師太冷漠。來訪者潛意識中要的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母親形象。這樣的來訪者特別看重咨詢師的共情能力,把咨詢師引為知己。在這種關系中咨詢師的情感卷入最深。來訪者在潛意識中希望深深地攪動母親的心,將自己的焦慮交賦給母親,母親的焦慮會讓來訪者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感受到愛。這時咨詢師是一個母親形象,這和咨詢師本人的性別無關。
有時候來訪者顯得愛批評,對咨詢師有敵意,情緒不穩定。那么來訪者要的咨詢師是一個父親的形象,來訪者的批評和敵意是在挑戰父親寬容的尺度。寬容是來訪者所需要的,來訪者是要在寬容下撒嬌。咨詢師應寬容和堅定。足夠的寬容和堅定,來訪者才會放心地依賴,足夠地退行。(也就是把癥狀表現到極處,再回到正常。)在這種治療關系中咨詢師的情感卷入中等,但對咨詢師的寬容度和自信力是一種挑戰。
>>>下一篇:定義男人心理健康標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性神經癥案例與診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