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專家指出,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病,同時也是一種心身疾病,與各種精神因素以及社會因素有密切關系。那么,得了高血壓要不要看醫生呢?
說起高血壓的治療,很多人可能都頭頭是道——按時量血壓、規律服用降壓藥、堅持限鹽飲食等等。但是,有很多高血壓患者嚴格按照這些治療措施進行治療之后,血壓卻依然得不到控制。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約有七成的高血壓患者,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引起高血壓病的。比如,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都可能成為高血壓的致病原因,而情緒激動、發怒、恐懼等,也會引起血壓的升高。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將高血壓病列入心身疾病范疇,旨在提醒人們面對高血壓病要切實加強防線,克服障礙,預防及減少因素對疾病的不利影響。
也就是說,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精神因素對于高血壓病的負面影響,要適當進行咨詢和治療。高血壓患者應該將藥物、飲食、運動、精神和治療密切結合起來,從而使血壓得到穩定控制,避免波動。
專家指出,因精神因素導致的高血壓,一個明顯的特征是,患者的血壓升幅也許不大,但頭痛、頭暈等癥狀特別明顯。并且,這類患者在治療時,僅靠藥物降壓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尤其是許多中年高血壓患者,或因為工作壓力大,或因為家庭雜務繁重,都面臨一定的 1
下一篇:給心理“壓力球”放氣 另類減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牙科專家:口腔疾病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