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IT明星”成階下囚
分類: 心理保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2-24
閱讀 :514
成龍主演的影片《新警察故事》當中,有一群冷酷、殘暴的香港小青年,他們利用高超的電腦技術為非作歹,導演稱之為“新人類”。事實上,這樣的“新人類”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他們自恃計算機水平高超,肆意入侵信息系統;他們在網上傳播“病毒”,令不少計算機陷入癱瘓。他們甚至利用“黑客”進入學校的試卷網頁盜竊試卷……
近年來,有關青少年高科技犯罪的案例屢見報端,且罪犯年齡日趨低齡化。
“IT明星”網上販黃淪為階下囚
因在網上傳播色情電影而獲刑的盧偉麟可能直到現在也還沒明白:為什么從“IT明星”到階下囚就發生在一念之間。
1999年,還在中山大學上大三的盧偉麟創辦智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籌建廣州“首家城市生活指導網站”。包括盧偉麟在內的7人團隊被媒體譽為“開創廣東大學生在IT界創業先河”。
2004年4月初,盧偉麟的智諾公司與另一家公司合作開發“我愛電影網”網站。
憑借熟練的網絡技術,盧偉麟及其技術人員突破重重“禁區”,下載了50多部“重磅”色情淫穢電影,上傳到“我愛電影網”供人瀏覽,短短幾個月間,就有近900人在該網站注冊。2005年2月,廣州市中級法院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一審判處盧偉麟有期徒刑18個月。
盧偉麟的大學同學評價說,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當時他是班上“最耀眼的一個”。不少同學甚至還記得盧偉麟在畢業時開著自己的小轎車請他們到酒樓吃飯的得意之情。然而,成也技術,敗也技術。一度為自己的“技高一籌”沾沾自喜的“IT明星”,就這樣成為技術的俘虜,放縱自己的行為突破了法律的底線,最終只能鋃鐺入獄。
另一個因“炫耀”技術而釀成悲劇的例子更令人痛心:溫州市有一個14歲的少年,從父親那里學到制造并傳播計算機病毒的方法后,大喜過望,趁父親不在家的時候,他制造出計算機病毒,并忍不住在網絡上大肆傳播,導致很多用戶的計算機陷入癱瘓狀態。就是這樣一次“大喜過望”的經歷,讓這個14歲的少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很多不是為侵財謀利,就是一種“游戲”心理
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和成人犯罪相比,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青少年采用高科技手段犯罪較少是出于侵財謀利的目的,推動他們犯罪的更多是一種“游戲”心理。他們自以為技術超群,無人能敵,因此在自己能夠企及的領地“游戲人間”,為所欲為,最終淪為“自負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