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認為生命是命運決定的,不過新觀念認為:性格決定選擇,選擇決定了生命的走向。也就是說,如果你滿意自己,就接受你的生命旅途,如果對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就要改變,今天怎么做呢?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自己,那么,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羅曼·羅蘭
越來越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命運這個詞看似太玄乎,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必然,一種在自身個性相對穩定、周圍環境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做出某種選擇或經歷某種事件的必然。
如果感恩,那生活就常常充滿驚喜與感動;如果細膩,那么心理上那些微小的美麗和幸福的發掘人好像非你莫屬。
如果內向,那么在喧鬧的場合,或許你就注定有種融不進去而不得不與很多寂寞相依為伴的感覺;如果外向,那么在外應酬即使讓你疲憊,依舊是你的選擇甚至謀生手段。
如果猶豫,那承受舉棋不定的折磨或許是你的專利;如果愛抱怨,那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的越來越多的值得你抱怨的事;如果不夠獨立,那在外一個人生活的時候,難受郁悶就幾乎是必然……推薦:暴露無遺的個性測試 你敢做嗎
“我們自身就是我們命運的原因”。徐志摩如是說。
這些個性帶來的結果,其實都是如此理所當然。這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一個道理。縱使是不好的不討人喜歡的結果,也是真實地“應該”存在,因為造成這些結果的源頭,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更關注這些負面。好東西,我們只需享受不需多言;壞東西,我們常常不明不白地受折磨,需要弄清楚。
我們的悲劇,不在于那些壞結果的本身。而只在于,我們一方面無法改變那些壞結果的源頭,另一方面又對事實上是由自己造成的壞結果的不服氣。一個對世界充滿怨恨的人看到的世界,似乎也是對他充滿不滿。在他怨恨的想法沒有改變前,如果他可以坦然接受這個冷冰冰的世界的事實,其實一切就ok.可是,人都是那么不容易知足的,如果一個人對世界充滿怨恨,往往是不容許這個世界對他有任何不滿的。否則他會更加怨恨,從此開始惡性循環。
對結果希望完美,人之常情。可是,人之常情不等于事實必然。要做一個完美主義者,可以,前提是你自己也夠完美。否則,一個純粹的完美主義者就是一個可憐的自虐者。這樣的結果其實也不太壞,如果有人喜歡自虐,寬容自虐,這也ok.怕的是,有的人受不了自虐,又想當完美主義者。那痛苦就是你的命運。再邏輯下去,如果你享受這種痛苦,這樣的結果也不見得太差。可是,有幾個人有這種境界的?
換句話說,在一時沒法改變個性中不足一面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對那些不足及其造成的后果有個夠寬容的態度,其實生活也可以對我們夠寬容。猶豫的人,當又一次面臨舉棋不定的時候,想想,哦,這其實不過是自己的性格而已。多花點時間挑選、決定,那就多花吧,沒什么。這樣自知弱點而對自己夠寬容的生活,不見得太過不下去。暫時無法動搖不足的根源已經夠人發愁,何必再苛求結果呢?
這種別樣的寬容,同樣適用在對命運的態度上。命運不是我們要征服、對抗的對象,它其實一直伴我們而行。很欣賞《阿甘正傳》那句臺詞:“他和上帝(命運)和解了”.有人會說,寬容像是一種妥協的姿勢。對,不過也就“像是”而已。寬容如武當太極拳,不像什么金剛拳鐵砂掌那么鐵骨錚錚,講究的是以柔克剛。這里提到的寬容的前提,一是自知,二是面對:自知自己的弱點;面對自己的弱點暫時沒有那么容易克服的事實。試問強頂著個窮架子說自己不向命運“投降”的人,有幾個能真正自知?又有幾個能光明正大地說:我可以面對?寬容不等于怯懦。能自知自己缺點并大膽面對由此而來的結果,這本身不就是一種巨大的勇氣么?
簡而言之,對自己不滿意的時候要怎么改變這個問題的答案激素:先自知,再面對,用行動扭轉,用心態改善。你——會做到嗎?
下一篇:能增加女性幸福感的竊竊私語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少林寺CEO釋永信嫖娼稱為其開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