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過度沉迷懷舊好嗎?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懷舊的心理,適當的懷舊,會讓你感覺生活更加的美好,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心理健康專家要提醒大家,如果過度沉迷懷舊,就可能變成一種病態。
一、懷舊不一定是貶義的,它也可以有正常的乃至健康懷舊的含義
先說健康的懷舊。懷舊作為一種正常甚至健康的狀態,它的積極作用包括:它可以幫助人調整心態,使其更加平和,返樸歸真,可以幫助人認識自我、宣泄感情。當我們在名勝古跡留戀往返的時候,我們緬懷古人,從中吸收養料,“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當杜甫寫下“結歡隨過隙,懷舊益沾巾”詩句的時候,他便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并且梳理自己的心情,宣泄了自己的憂傷。
二、現在的中國人在一定意義上懷舊的程度還不夠
而現在的社會,有過分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的傾向,生活節奏過快,人們為了追求物質享樂和生活的安逸,往往心身疲憊。適當的懷舊,是回歸人內心感受,提高生活質量的真實、平靜的生活。
例如參觀杜甫草堂,如果我們先溫習一下歷史、杜甫的詩歌,再去體會杜甫何以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偉大的詩篇,其收益就會完全不同。我認為對懷舊應該更加寬容一些。例如有的人懷舊,甚至到了標新立異的程度,但只要不危害其他人,也是可以的。健康的懷舊應該有“包容”和“超越”兩個元素。例如現在的唐服,我認為就不錯。健康的懷舊應該深入地體會過去,再清醒地回到現在。懷舊的結果應該增加我們的現實感,活在當下。如果一個社會的人普遍懷舊,那么說明這個社會應該反省:是不是太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忽視了整體的生活質量,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的感受?
三、病態的懷舊往往有失落、恐懼、焦慮、抑郁、憤怒、抱怨等負面情緒,甚至會有厭世行為
任何情緒與行為,一旦執著,就難免走向病態。懷舊也是一樣。病態懷舊最明顯的作用就是不能夠活在當下。任何行為都要有個度。如果過于沉迷于過去,就不能在現實環境有所作為。
有病態懷舊心理者,一般對現實不滿,又無能為力,于是采取回避現實的態度。社會不斷地發展變遷,資源與利益不斷重新分配,病態懷舊者常常是其利益到影響的那一部分人,他們容易有失落感、恐懼感、焦慮感,對于他們,懷舊實質上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逃避的防御機制。
衡量是否病態的標準:一個人如果總是喋喋不休談過去,帶有厭世、抑郁、憤怒、抱怨等負面情緒,那么他應該有某種程度的心理情結。如果你有這樣的狀態,你的情緒使你非常不舒服,不妨去尋求心理咨詢專家的幫助。他們可以使你擺脫過去的束縛,解放出你的能量,活得更加暢快。
上面就是過度沉迷懷舊,所表現出了一種病態現象,希望通過這些心理健康常識的認識,大家對此應該更加的重視,懷舊并不是壞事,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一個適度的原則,避免自己受到不良心理影響。
推薦閱讀:別讓這些遺憾變成你的遺憾
下一篇:空虛需要怎么去填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思慮過度的影響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