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音樂會改變口味?可能聽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吧,食物本身的味道,為什么會被音樂所改變了,其實這里所說的改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把食物的味道改變,而是音樂對人們的一種思想和情緒的調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5日報道,英國牛津大學的行為心理學家查爾斯·斯彭思發現:聽合適的音樂能增強某些食物和飲料的味道。
例如,聽甲殼蟲樂隊的音樂有助于享受魚肉和炸薯條晚餐;帕瓦羅蒂所演唱的《今夜無人入睡》與咖啡的苦味或巧克力慕斯的甜味形成了完美映襯;音調較高的鋼琴曲《紐約的秋天》有助于強調南瓜布丁所帶有的秋天的味道。
這種所謂的“音樂調料”也適用于葡萄酒;如果播放的音樂搭配合適,它能讓飲酒者的酒量增加15%以上。
查爾斯教授認為:耳朵會下意識的與味蕾通話;雖然音樂并不能形成口腔中的味道,但它卻會在腦海中提示人們注意相互競爭的食物(或飲料);這就是所謂的“音樂調料”。
人們會傾向于把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味道匹配起來。例如,酸味與高音相匹配,甜味與豐富的音色相匹配,苦味與低沉的曲調相匹配,而咸味最難被聲音所體現。
在試驗中,查爾斯教授給了參與者兩塊相同的巧克力,要求他們邊吃邊聽不同的古典音樂。當音樂帶有憂郁色彩時,人們會將巧克力描述為苦味更濃;而當播放歡快的音樂時,人們會將巧克力描述為甜味更濃。
通過上面的內容介紹,那么大家就應該知道,所謂的音樂可以改變食物味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我們在了解了這些心理健康常識之后,在飲食上我們就要學會利用音樂,這樣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飲食欲望,讓自己吃得更香。
推薦閱讀:信手涂鴉表達了哪些心理呢
下一篇:總說“隨便”的人內心到底怎么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莫名緊張的情緒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