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由于性格的形成有遺傳的因素(這一點不可變),怎樣改變一個人內向的性格。有父母的因素(父母的期待、父母的教養等),有環境因素(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等),有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個人的意愿。這些因素中有些是不可變,但有些是可以改變的,有些甚至是自己決定的。所以,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事實也證明如此),但是非常的困難,需要高昂的代價。性格的改變需要正確的認識、有效的方法、足夠的時間、艱苦的努力。
怎樣改變一個人內向的性格1、 正確的認識。性格內向是相對于外向而言,它是相對的概念,是人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有遺傳因素的作用,是人的處事方式或應對模式。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同樣的人在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時間里表現也不同。沒有什么好壞對錯,都有其優缺點,只是個人的偏好而已。如果你希望自己外向些,想發展成比較外向的性格,這無可厚非,經過努力一定能完成。但是,你如果認為內向不好,甚至把它看成是缺點,很難改變,原因是你先否定了自己,當自己被否定了,改變的主體就不存在,最起碼是軟弱無力的,是無法改變的。為此,建議你設定可行的目標,專注于自己的外向,想象自己在外向里會怎樣去處理事情。
怎樣改變一個人內向的性格2、 有效的方法。當目標設定好,方法就成為關鍵了。我們都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也就是說方法多種多樣,有效的方法是針對個人而言的,也是基于你個人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把你渡過彼岸,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一個就夠了。有人特別強調方法的重要性,尤其對未實現的目標而言,這就有個矛盾。針對目標而言方法需要冒險嘗試,也就是說不是方法本身重要,而是實施方法的人重要。這樣以來,建議:就方法進行討論,以便于去偽存真;采用替代的方式;多多練習。
怎樣改變一個人內向的性格3、 足夠的時間。性格的建立是長期以來的結果,是自己成長經歷的結果,改變自然需要時間。有人有不切實際期待,認為我想改變,只要開始行動就應該馬上改變,甚至是今天想改,明天就改了。性格是相對穩定的習慣思維、習慣行為和習慣的情感模式,改變它得有長期的心理準備。
怎樣改變一個人內向的性格,艱苦的努力。心理有其慣性或惰性,也就是自覺不自覺地會采用過去的模式,有時候有意識的情況下可以改變,但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仍會習慣化地自動反應,而且不自知。這會讓人挫敗和無助,所以,要付出更多的艱辛。
下一篇:長期失眠會導致神經衰弱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對待抑郁情緒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