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教師是非常神圣的職業,但是教師這個職業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在無數家長的期盼下,如果遇到教學上的難題,教師也容易出現不良情緒。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需要重視,那么,教師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呢?
一、 職業適應性方面:
對所從事的工作不喜歡,缺少職業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師工作,經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缺乏長遠打算,得過且過。
二、認識方面:
由各種認知偏差造成的態度偏差:主要表現在六方面:
1、知覺偏差:主要表現為主觀武斷,偏聽偏信。
2、理解誤差:誤解學生或同事的言論行為
3、社會認知偏差: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受一些心理效應左右,產生社會認知的偏差。這些心理效應主要有: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對他人所獲得的第一印象比較不易改變的偏見)、近因效應(最后給人留下的印象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的認知偏差)、暈輪效應(又稱以點概面效應,對人的某種突出印象有彌散擴大而掩蓋其它品質或特征的認知偏差)、刻板印象(對某一類事物或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看法所引起的認知偏見)。如果教師不自覺地控制和糾正自己的這些認知偏差,就會影響師生關系,影響教師的心理和教育行為。
4、思維方式不正確。工作生活上比較的方式不正確,生活上向高標準看齊,工作上向低標準看齊。這種比較方式使一些教師在工作上得過且過,盲目樂觀,不求進取,而在生活上怨天尤人,欲壑難填,牢騷滿腹,“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
教師的心理出現問題,那么也會直接的影響到對學生的教育,所以除了教師本身需要注重之外,學校對老師的心理問題也應該注重,因為現在社會上不乏因為教師心理畸形給學生帶來傷害的事件。
推薦閱讀:研究發現:生氣時思維更清晰
下一篇:女性面對緊張的環境可以變聰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三個小細節看別人心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