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事實上,如果患有某種疾病能夠科學的對其處理,那么疾病自然會得到有效的治療,給患者的康復帶來幫助。癔癥同樣如此。生活中要注意癔癥的引發因素,積極的治療,但是也要注意預防事項,下面,我們來看看生活中如何預防癔癥的發生吧!
1、正確認識疾病:醫生應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使他們了解本病是由于高級神經活動失調所致的發作性癥狀,是暫時性的腦機能障礙,并非器質性病變,是完全能夠治愈的,而不會留下任何殘產。
還要使他們了解癔癥發作與本人情感體驗有關,使之認識到某些性格特征與發病之間的關系,從而使他們減輕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注意生活調節:平時注意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對于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防止發作也有一定意義。
3、減少負性刺激:癔癥的發作往往與負性刺激關系密切,癔癥患者尤其是兒童病人往往都是在負性刺激作用下發病的。常見的負性刺激很多,諸如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自尊心受到挫折。
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沖突,父母對孩子態度生硬,同學之間的糾紛等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或其他種種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發生。某些軀體疾病、疲勞、健康狀況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發本病。
4、及時轉移注意力:防止發作的措施因人而異,如有的癔癥病人在發作前常有某些癥狀,此時,可使其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其它事,或暫時離開當時的環境,以改變心境,這樣常能防止發作。
由以上內容可知,如果感覺自己有癔癥患病的癥狀,患者一定要關注日常的生活事項。癔癥患者在早期人們應該警惕起來,因為不十分的注意相關的癥狀征兆,導致患者錯失治療癔癥的最好的時期,導致癔癥病情惡化。
推薦閱讀:幻想癔癥的病因有哪些
下一篇:顧客消費的3大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疲勞綜合癥的自我測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