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2012》是一部科幻電影,它用超強特技效果描繪出“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效果:2年后的2012年,全球溫度升高,火山爆發,大面積地震、海嘯,地球毀滅,人類瀕臨滅絕。而電影的畫面沖擊,加上最近的冰島火山、玉樹地震,讓人產生一種心理恐慌,我們姑且稱之為“2012恐慌癥”。
看過《2012》的人都知道,電影中模擬的災難畫面太具象了:全球溫度升高,火山爆發,地震、海嘯、洪水、冰山融化……說得都是近幾年頻發的事件。加上2012僅是2年后,離我們如此近,跟以前科幻片稱“幾十年后,幾百年后”的遙不可及更易讓人覺得跟自己有關。眾慧整合藝術自療中心首席導師黃家良介紹,這容易讓部分人產生聯想,自己潛意識里的不安全感被自然災難勾起。
夢見災難、戰戰兢兢……都是你的不安表現
我們的身邊就出現了這么一批“恐2012”的人,他們談到災難時表現得戰戰兢兢,她們受玉樹地震、冰島火山刺激后,變得草木皆兵。
玉樹地震后,很多人都在各種QQ群、論壇中看見不停有人發布根本未經證實的消息:“把一塊磁鐵用繩子掛在高處,下面正對地板磚或一個鐵盆,磁鐵上粘一塊大鐵塊地震前地球磁場發生劇烈變化,磁鐵會失去磁性鐵塊掉下來,落在地上或盆上,發出響聲。此法可預警地震?!?/p>
最近,又有一則消息被瘋狂傳播:“火山的大爆發,向高空噴發了大量硫化物,在大氣層7000~10000米的高空形成了濃厚的火山灰層,有強酸性。從今天到28號,請大家不要淋雨,不然患皮膚癌的幾率很高。”
據媒體報道,南京現“怪云”,惹得市民恐慌萬分,最后專家釋疑為碎雨云,不是災難預兆。
黃家良說,這歸根結底緣于一種不安全感。有些人潛意識里有“我怕,我需要更多人陪我怕”的思想,來尋求一種平衡感;另外一種人在大量人跟帖回應后得到滿足,認為“不這樣做不會被人認可”,因此內心的背后也存有不安全感。
不安感是跟社會環境相關的,有的人失業了,職場地位不保,公司狀況不穩定,沒有社會保障,這種人有種“社會環境不安全感”,當內心的這種不安全感與自然災害呼應,于是有了“2012恐懼癥”。
還有的人成長過程中某些經歷讓她們有“被遺棄感”,而總有不安全感。比如,童年時期父母離異,被寄養在親戚家,被大人威脅過“不乖,媽媽就不要你”“你不乖,不是我生的,我不要你”……這類人就是典型的“查人”型伴侶,時時刻刻要掌握對方的行蹤。這種怕被人拋棄的恐懼與2012災難恐懼重疊,于是有了“2012恐懼癥”。
這批有“2012恐懼癥”的人不僅可能表現為轉發讓人有恐懼感的信息。還有的人表現為談到災難時,渾身起雞皮疙瘩。做夢夢見災難場景,還要繪聲繪色地描述出來,甚至偶然身體莫名其妙地不舒服,頭暈,戰戰兢兢,躁狂。
自我釋放你的“小恐懼”
小恐懼:談到災難時,渾身起雞皮疙瘩,繪聲繪色地描繪夢中出現的災難場景、末日場景。甚至偶然身體莫名其妙地不舒服,頭暈,戰戰兢兢,躁狂。
對策:
黃家良說,這種小恐懼可以“10秒呼氣法釋放”,方法如下:當你覺得莫名恐懼,感覺不舒服時,問問自己“感到哪里不舒服?”“是具體的哪一片區域不舒服?”“不舒服區域中,哪一點最不舒服?” 你這時,注意力集中在那一點上,不舒適也會被強化。然后,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這種不舒服感就能被帶走。注意整個過程不要超過10秒,不然注意力無法集中。
治療你的“大恐懼”
大恐懼:天天失眠,焦慮,自我無法控制。黃家良說,地震劫后余生者多有大恐懼,當年汶川地震中,災民們常常一點點動就以為地震來了;
還有的人回憶自己害怕的事件時有強烈情緒震蕩,屬于一種“被引發”。比如小時候,父母說過“不要你了”“把你賣了”,長大后,當女友說,“我們分手吧”,有的人突然變得情緒失控,歇斯底里,憤怒或悲哀等相關突然失控地大爆發。
對策:
這種情況無法自控,必須求助心理咨詢師做心理疏導。
(鄭丹霞)
下一篇:懂得停下來 才能享受人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拒絕巴納姆效應 ,正確認識自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