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全民“扮嫩”、連軍用飛機和政府公文都憨態可掬,日本人喜歡“卡哇伊”早已不是新鮮事。其實,從德國世界杯上的NICI獅子吉祥物到我們五個小福娃風靡的情形看來,現在許多曾顯得嚴肅理性的國家都開始認同這種“可愛文化”了。
那么,“可愛”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呢?
一方面,可愛的卡通形象可以引起人們愉快的回憶、帶來歡笑,如在床頭貼一張《貓和老鼠》的海報,會讓人聯想起其中的詼諧情節、不由莞爾一笑;另一方面,可愛的卡通形象可以喚起人們對無憂無慮的童年的回憶,讓人們暫時退行到快樂的小時候,享受久違的安全和放松。資源稀缺加上二戰的創傷,使得日本國民始終始終保持一份很強的憂患意識和工作熱情,以至于看街上都是跑著上班的人。對這些長期暴露在高負荷工作環境下的人,可愛的動漫就成為了緩解壓力的最佳手段。
另外,“可愛”總是與簡單相聯系,由于認知資源有限,人的大腦趨向于接受和加工性質單純的信息,而“可愛”就是這樣一根化繁為簡的魔法棒。如今,中國的政府機關也開始注意使用輕松活潑的卡通形象,例如卡通化的警情提示、安全標語等,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像現在高校發放的《緊急事件處理手冊》,就因為其搞笑的漫畫風格深受學生喜愛。
當然,現在卡通市場魚龍混雜,家長要注意有選擇地讓他們接受“可愛文化”;至于平時慣于一本正經的成年人,倒可以試著找回心中的孩子,既放松自己,也能增加人際間的親和力。
(張華仙)
下一篇:為何不快的事讓人心理更敏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揭秘:到底誰是天生的說謊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