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朋友在小學做老師,近來說起工作上的尷尬事。她和同事們發現,學生的名字正變得越來越復雜。自己班里的學生還能慢慢熟悉,若是到其他班級代課,一不留神就可能念錯,最糟糕的是,花名冊里有些字自己壓根兒就沒見過。比如,有位學生,名字叫作“馬騳骉”,一眼看去,只知道一大堆馬,卻不知道該怎樣念。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而這個符號大多是長輩贈與的。在取名的同時,他們還對孩子寄予了希望。在貧窮的年代里,人們往往使用“富、貴、寶”等字眼兒;在五六十年代時,名字中又常會出現“建國、興華、繼紅”等字眼。現在,冷僻名字的增多也反映了父母心態的變化。
首先,獨生子女政策使得父母對“唯一的”孩子賦予更多更高的期望,名字的獨特性代表著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人。很多父母會在網絡上搜索幾個備選的名字,最終選擇沒有重名的那一個,借此來標志孩子的獨特性,避免他們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
其次,對孩子的期望也可能是父母對自身未實現愿望的一種補償。上一代父母從動蕩而起伏的生活中走過來,希望子女能過上平凡而幸福的日子,有些人甚至會擔心“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因而為子女取的名字也往往很平實、很普通。而年輕一代的父母們,在平靜而寬松的社會環境中長大,并不畏懼特立獨行。只是大多數人只能過著平凡的生活,無法實現青史留名的愿望;只好將這種潛在的愿望通過名字傳遞到子女身上。
名字的普通還是獨特,并不會真正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就,但它確實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過于奇特的名字會造成年幼兒童的特殊身份感,甚至可能感到被老師和班級團體排斥。父母過于希冀孩子獨一無二,也可能促成孩子的自戀或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新爸爸媽媽們在對寶寶寄予無限厚望的同時,最好適度調整心態,取個平和的名字,也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未來的發展。
(張一鳴)
下一篇:怎樣做一個快樂健康的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人驕傲點才正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