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世人熟知的經典愛情悲劇:在意大利的維羅納,貴族青年男女羅密歐與朱麗葉偶然邂逅一見鐘情,但是由于雙方家族有累世的宿怨,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家族的竭力反對阻擾,家族的壓迫并沒有使他們彼此分手,在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痛苦后愛得更深,直至雙雙殉情。
這段火熱大膽的愛情,在兩個有世仇的貴族家庭之間全面對立斗爭的背景下發生,不但沒有被世俗的力量撲滅,反而越發熾烈。愛情往往不是你我兩情相悅那么簡單,還受到周遭環境影響:父母的干涉、親朋好友的勸說、社會輿論的壓力。奇怪的是,戀愛的火焰越是遇到障礙越是燃燒得劇烈。
為了了解父母的干涉是否改變了夫妻戀人之間的關系和相愛水平,心理學家德瑞斯科(R。 Driscoll)等人在1972年調查了91對夫婦和相戀已達8個月的41對戀人,發現在一定范圍內,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戀人之間相愛越深。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關系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系也因此更加牢固,這種現象借用莎翁名劇命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the Romeo and Juliet effect)。
人們相信對自己的行為擁有控制權,天生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當自由受到限制時,人們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而采取對抗的方式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可以保持自己的自由,除去不舒服感。父母強迫子女與戀人分手,子女往往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做出相反的選擇,不但不放棄自己所選擇的戀人,還增加對自己所選擇戀人的喜歡程度。尤其對正處于熱戀期的戀人來說,還沉浸在愛的激動、幸福和甜蜜中,對身邊一切更是不管不顧。父母越想棒打鴛鴦,結果卻越攪越熱。
敏感的父母偶然發現還在上中學的孩子與異性同學互遞紙條,先是大驚失色,不容分說扣上“早戀”的帽子,然后采取一切粗暴手段試圖扼殺:惡語批評侮辱、勒令斷絕來往、專程接送上下學、全面監視舉動……父母的良好愿望不但沒有如愿以償,倒是適得其反,硬生生把原本只是互相愛慕的孩子逼得成雙配對離家私奔。
人性本身就如此,在外力強制條件下很容易引起對立情緒,很可能出現反抗作用。人更愿意進行自由選擇,越是限制、禁忌的東西,越顯得神秘、有趣、充滿誘惑,越能激發人的叛逆心和反抗性,也越發地想嘗試一下。一旦電影、書籍、文章被列為禁片、禁書、禁文,就是眾人趨之若鶩、洛陽紙貴之時。
(張留敏)
下一篇:內心不幸福的人愛諷刺別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奇的幻覺圖片佳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