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最新調查研究顯示,盡管人們目前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犯罪率有所下降,空氣更為清潔,人的壽命也在增長,但與50年前相比人們卻不再那么快樂了。這到底是為什么?
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戴維·里肯說快樂有50%的遺傳因素。而同時心理學家也指出,剩下的50%則在絕大部分程度取決于本人的決定。正如亞伯拉罕·林肯所說的那樣:“大多數人只要讓自己心情愉快起來就能夠快樂。”
據健康與人類服務部的數據,盡管有10%年齡在18歲以上的女性和4%的男性服用抗抑郁藥物,但快樂卻并非是通過服用處方藥能實現的。研究者稱,抗抑郁藥物只能對那些有精神疾病的人起作用,但非快樂的保證。
對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金錢和成功是買不到快樂的。金錢能夠使人脫離貧困提升快樂感,但達到這一目標之后,收入的再提高就無法使人感覺到幸福了。
心理學家米哈里·克斯恩特米哈里發現一種名為“循環”的通過更多快樂的路徑,這是一種在創造性和趣味性活動中出現的非常有趣的狀態。運動員、音樂家、作家、游戲參與者和虔誠的宗教信徒能夠感受到這種快樂。在這種過程中,你做的方式比你做的結果所帶來的快樂更多。
加里福尼亞大學的索婭·露波米爾司基發現一條帶來更多滿度和生活意義的道路,即在學校、教會或是尤太集會中參與一種不斷重復的活動。列出你認為在你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事物的清單,隨時布施善行、寬恕敵人、留意生活中的小樂趣、注意自身健康、進行正面思考、投入時間和精力維系友誼和家庭關系。
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戴尼爾認為最快樂的人擁有最牢固的友誼。更為有趣的是,他發現大多數人都傾向于適應快樂,而非不快樂。
(賀鳳麗)
下一篇:男人為何獨愛紅顏知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走姿透視男人的內心世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