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多地感慨:“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明明時間沒有變快,這種錯覺是如何產生的?
記憶是如何計算時間的?事件按客觀時間軸進行,生物周期受內部時鐘(比如心臟的起搏)調節,人類則有對時間流逝的知覺,而且我們對時間長度的知覺在很大程度上會因情景不同而變化。
在你回想已經發生的事情的持續時間時,必須依靠對這個事件的記憶,即“回溯計時”。用來解釋回溯計時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模型是“情境變化模型”。你通過回顧記憶中關于某事的數據,來估計這件事持續了多久。存儲的數據越多,估計的時間就越長。
然而,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在同樣的時間間隔中,存進記憶中的信息量可能不同。在一個經典實驗中,要記憶一個簡單的圖像(比如一個圓)或一個復雜的圖像。盡管分配給每個任務的時間相等,但在實驗后對記憶復雜圖像所用時間的估計顯著長于記憶簡單圖像所用時間。
另外一類對時間的估計叫做“預期計時”。還以記憶簡單或復雜圖形的任務為例,不同的是,在任務開始前就讓你估計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這很容易受到注意需求的影響。人類有一個“注意閘門”,人體內部時鐘的信號只有通過閘門才能到達累加器。如果你認為這段時間很重要,注意閘門就會大開,最大化信號積累速度;如果認為這段時間不重要,那么閘門就會關小一些,累積的信號也會變少。假如對于時間的估計取決于累加器的計數的話,那么很容易發現,在客觀時長相同時,為什么等面試時的15分鐘比休閑時的15分鐘要長得多。
最后,提供一種“保證” 延長你的生命的方法。小時候的假期看起來漫無止境,但是當你慢慢長大,時間好像跑得越來越快。“時間”和你接收了多少信息有關——信息能夠延長時間。孩提時代的早9點到下午3點半就像成人的20個小時。孩子們每天經歷很多新事物,時間過得慢,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經歷的新事物變少,信息延長時間的效果就會變弱。所以,打破常規,確保生活充滿新鮮積極的經歷,活在當下,都可以“延長”你的生活。
下一篇:男人為啥對女人胸部向往不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奇的心理暗示:誰好意思在紅地毯上吐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