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有一位作家,講述了他在大學時第一次談戀愛的經過。
他看上了一位特別有藝術氣質的女孩。那個女孩鋼琴彈得非常棒,人長得也極為美麗,是學校公認的美人。于是,他就寫了一封情書,大膽地向她袒露心扉,并約她在第二天中午在校外的一家餐館見面,請她吃飯。
第二天中午12點,陽光明媚,女孩準時赴約,作家早就風度翩翩地等在那里。
……
可是,設計得很完美的約會卻以沉默和尷尬結束,兩人各帶著遺憾離開了。這是一次不成功的約會,他和她之間幾乎沒有來電,有的只是欲言又止、靈感枯竭的交談障礙。這是怎么回事呢?
作家后來回憶說,在光線的強烈刺激下,兩個人的表情互相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能通過眼神看透對方的心理,仿佛成了透明人,心里的欲望完全要被揭穿了。那種感覺極不自在,就像自己被剝了一層皮一樣,沒有一丁點的浪漫氣息。在這種情況下,甭說表露心跡,就連飯都沒吃好。
作家反思了自己的魯莽,又重新給女孩寫了一封信,就首次約會的倉促和氣氛的失敗向她道歉,然后,鄭重地邀請她在周六的晚上,去觀看一場最新上映的藝術電影。女孩同意了。
這晚,他們過得非常愉快。他們并肩坐在黑暗朦朧的后排座位上,互相感受了對方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作家主動握住她的手時是那么自然,兩個人的距離越靠越近,最后她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像旁邊其他的戀人一樣。從電影院出來,他們又一起去吃了夜宵。沒多久,就確立了戀愛關系。
談到自己這兩次成功和失敗的約會,作家提到了“黑暗”的作用。他說:“那真是一種奇妙的狀態,我的心跳得像在有點涼的海水里尋找溫暖的魚兒,急切地想和她靠得近一些。她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完全消除了隔膜,無話不談。而且在黑暗的環境中,我發現她美極了,比白天更有魅力!”
從作家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戀人在約會的時候選擇晚上,并且選擇那些光線較暗的地方,是有其心理原因的。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越是在黑暗的時候,體內的本能作用就越強,也就越容易產生愛戀行為。而且,在光線較暗的場所,因為雙方看不清彼此的表情,也容易減少不必要的戒備和猜測,從而拉近雙方距離,產生安全感,并對這種獨特的氣氛產生一種心理刺激。
這是因為我們在與別人見面時,內心都會根據對方的表情和外界的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里話。對于那些不十分了解而又愿意繼續交往的人,我們既想展示自己的優點,掩蓋自己的弱點和缺點,和對方深入交流,又不自覺地保持著一種很深的戒備感。這樣的兩個人如果選在白天約會,就會比較難以溝通,而在晚上,由于互相看不清楚表情,就像戴上了一層面具,在袒露心聲的時候,就會比較放得開了!
所以,在晚上約會成功的可能性要遠高于白天在光線明亮的場所。心理學家把這叫做“黑暗效應”。
戀愛中的情侶,一定要懂得“黑暗效應”的原理。可以選擇一些光線暗淡、氣氛安靜的地點約會,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彼此的親密度,還能夠培養雙方的信任感。
但是跟陌生人見面時,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最好選擇白天,以便從對方的表情中準確無誤地看清對方是否有不良企圖。
下一篇:男人約會時心里都在想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揭秘:為何會覺得自己的照片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