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他哪怕再堅持那么一點,或許就成了。”“他的邀請如果再明確一些,我就陪他去。”
這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耳熟?或者,你也有過類似的想法?
接著,你發(fā)現(xiàn),身邊不少女孩拒絕男伴,理由都很奇怪——“拒絕好像很自然。”“答應倒顯得太主動。”比如,對方問,“出去玩好嗎?”女孩當下的反應會是“下次吧”,而不是“好啊”,即便她內(nèi)心并不排斥。但是如果說:“出去玩玩吧,逛街或者逛書店,隨你。”那么,女孩很可能選擇一個她比較喜歡的“節(jié)目”陪男士出門。
有點兒匪夷所思?如果你知道“沉錨”,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出去玩好嗎?”這句邀請中,“去”與“不去”是“沉錨”,女孩很容易因為矜持而選擇“不去”;但是如果說:“出去玩玩吧,逛街或者逛書店,隨你。”在這里,“逛街”或“逛書店”便是“沉錨”了,女孩無論選擇哪一種,男士的目的都達到了。
顯然,第二種問法更有利于邀請者,這就是“沉錨效應”在起導向作用。
通常來講,人們在作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而用一個限定性的詞語或規(guī)定作行為導向,達成行為效果的心理效應,被稱為“沉錨效應”。
這就難怪,那些猶豫著說“相處一段,看是否合適”的男人,沒有霸道地直接說“陪我出去吧,我們一定能走到一起”的男人更有吸引力了。
心理學中經(jīng)常講“加雞蛋”的故事。
有兩家賣粥的小店,每天的顧客相差無幾。然而,晚上結(jié)算的時候,左邊店總是比右邊店多出百十來元。
細心的人發(fā)現(xiàn),進入右邊粥店時,服務小姐會微笑著迎上去,盛了一碗粥,問道:“加不加雞蛋?”有說加的,也有說不加的,各占一半。
走進左邊粥店,服務小姐也是微笑著迎上前,盛上一碗粥,問道:“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愛吃雞蛋的說加兩個,不愛吃的就說加一個,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來,左邊這個小店就總比右邊那個賣出很多雞蛋。
故事是否真實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生活中的“沉錨”卻比比皆是。
談判時,聰明的談判者都特別注意在不為對方提議所限的同時,尋找恰當時機,為對方設定“沉錨”,使談判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fā)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簽合同時,作為合同乙方的你可以選擇1、2、3、4,好像自己“大筆一揮”才成定局;但事實上,你的選擇只是“幾害相權(quán),取其輕”而已,根本改變不了“利他”的整體格局;
商場購物,導購小姐會誘導地說:“反正今天是出來買鞋的,甲或者乙都很適合你的氣質(zhì),選一雙吧”;事實上,你出門不過是“隨便逛逛”,并沒有帶著“非買不可”的決心;
……
我們所貪戀的心理優(yōu)勢,就這樣讓我們處于對方的“沉錨陷阱”中,而且樂此不疲。
如果你樂在其中,比如戀愛中的女子,希望被對方的“沉錨”所左右,那也無妨,只要事后不為當初的“第一印象”和“先入為主”后悔不迭。
如果你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想要繞過,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看看有沒有其他的選擇,不要一味依賴你的第一個想法。提醒自己,這一信息或表象遠未反映出一個人或一個事物的全部;
在向別人請教前,先自己考慮一下問題,有一個基本打算,不要沒有任何主見,被別人的意見左右;
審查自己對各種信息是否給予了相同的重視,避免只接受符合自己觀點的“有利信息”的傾向……
如果你想修煉得級別更高一些——在不受對方所設“沉錨”影響的同時,做一個主動的設“錨”者,那么,不妨尋找恰當?shù)臅r機,為對方設定“沉錨”,會使自己處于一個更有利的位置。
例如,可以這樣不失禮貌地邀請一個你并非真心邀請的人:“有空吃個飯。”“有空一起k歌。”如果對方換做你的老板或客戶,那就要來個“沉錨”:“一起出去玩吧,吃飯或k歌?”
如果你真心想送禮物給閨密,“圍巾或香水,自己選一個吧。”如果僅僅是客套的可送可不送的禮物,不妨推諉一下:“想送你一件禮物,送什么好呢?”
虛偽?
不,這叫“沉錨”。
(龔艷麗 謝莎莎)
下一篇:“家庭婦男” 該如何沖破心理牢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人沉默的時候女人要諒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