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言行一致,語言往往可以第一時間反應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可能是天生的洞察力,我也比較喜歡分析一個人的語言與他內心的關系??吹竭@個話題,讓我很有興趣,聽聽心理分析師對總愛說“隨便”人心理的分析吧!
“隨便”雖然是一個看似灑脫的通用語,但卻透出一種漠然,甚至是忍耐的意味。
在人際交往中,主動權的控制應當是隨時交替的。“隨便”就是將主動權交給了對方。具體來說,“隨便”的第一種含義就是表示尊重,愿意遵從對方的意愿;第二種含義是表示厭煩,因此以交出主動權來盡快結束談話,如有時候兩個人有分歧時,一方也可能以這一詞表示“隨便你說什么”來結束爭論;第三種含義,是心有不滿或異議,但是認為沒有和對方爭論的必要或籌碼,因此干脆棄權;第四種則可能是不愿動腦子、不愿負責任的推諉之辭。
人們之所以反感“隨便”,是因為社會倡導交流溝通、各抒己見、團隊合作,而常說“隨便”的人讓人覺得不愿意與人合作、工作不努力、沒有主見。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這樣的形象都不太受人歡迎。
心理處方
要改變這種心理和這種習慣,就要學會適當地主動發表意見。
如果要表達自己的意思又不招致反感,就要表現出禮貌、體貼。比如小敏的問題,最好回答“你帶什么我都愛吃”。需要作分析再決定,一定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無論如何,都應該讓人明白,在所有的決定中,你也在努力參與,這樣也才會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針對這樣一類喜歡說“隨便”的人在以下兩個常見的場合,建議這樣回答比較得體:
“你想吃什么?”如果宴請你的主人這樣問你,最好回答“您對這個餐廳比較熟,聽您的準沒錯”。如果是親人,可以回答“您別太累,做點簡單的就成”,“您做什么我都愛吃”。
“你覺得我們該采用哪個方案?”或“你覺得我該選哪件衣服?”別人邀請你參與決策時,需要表現自己確實經過了深思熟慮。如果是同事、朋友、伴侶問你,你可以稍作分析再肯定;如果是領導問你,你可以說“這方面您是權威,您選的肯定沒錯”。
當然,如果有自己的看法卻不便直接指出,可以說:“我覺得這個方案還可以……我覺得再加上×××會不會比較好……不過,這只是我的一點看法,不知道對不對,僅供您參考,說錯了您也別在意?!?/p>
總之,不要輕易說“隨便”兩字,凡事說“隨便”會讓人討厭。
(龔艷麗)
下一篇:手機鈴聲會泄露你的真實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敢晚上出門 女性為何如此害怕黑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