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危機有兩種含義,一種指突發事件,一種指突發事件引發的心理感受。這是兩個不同的含義,但這兩個含義又是密切相關的。
危機的第一個含義是突發事件。地震、空難、恐怖襲擊等危機來了,人們就會處在一種緊急的狀態下,這時內心的平衡被破壞了,會出現心理的紊亂,比如焦慮、緊張、恐懼、壓抑、痛苦等一些負面情緒,這種失調狀態我們就叫做危機。
從危機事件來看,一般危機事件的分類,簡單講不外乎就是兩類:天災和人禍。天災擋也擋不住,比如泥石流、地震、海嘯、冰雪災害等,這些是沒有辦法的。當然,也有一些是可以預防的。恐怖事件應該是屬于人禍,大家知道從“9·11”以來恐怖事件就沒斷過。
危機的第二個含義是指一些危險性的刺激引發人的心理失衡,我們叫做心理危機。當一些重大的問題或者小壓力事件不斷積累,直到積重難返,就會讓人感到難以面對和把握,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擾,內心的緊張不斷積累,進而導致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都處于一種紊亂的狀態,這就是失衡,這就叫做心理危機。心理危機不是病,是情感危機的一種反映。
人在什么時候會出現心理的危機呢?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比較強,很大的事件對他來講也扛得起來。有些人很脆弱,一點點小事也能把他摧垮。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親人死亡、婚姻破裂、戀愛失敗、學業受挫等,平時的應對方法不能解決時就會出現心理失衡,嚴重的話很可能出現自殺。自殺是心理危機的一種極端表現。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因為事先會有一些征兆。當我們了解這樣的規律,找到這樣的特征,就可以提前預防。當然不是所有的自殺都是這樣的,比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殺不屬于我們說的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至少要符合三個標準:一是存在一些重大的影響心理的事件;二是有急劇的情緒、認知,包括身體行為上的一些改變;三是個人原有的一些方法無法去應對或者應對無效。
危機沒有什么可怕的,心理危機人人都會有。大家可以想一想,從你記事到現在,有沒有過不知所措、心理困擾、混亂慌張的時候?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當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面臨大大小小的壓力,承受的能力超過了自己的應對能力時,就會出現危機。一般來講,大部分人的危機在四周到六周內可以解決,但有一些人的危機就很難解決,如果沒有有效的應對方法,可能引發心理疾病,甚至還會出現自殺的念頭,甚至可能實施自殺的行為。人人都可能出現危機,因此我們要互相關心。如果真的發生危機的時候,自己個人難以應對,最好找同學、朋友傾訴。作為同學、朋友、同事發現了這種情況,要主動熱情接近這些人,這才是好朋友、好同事。
(張華仙)
下一篇:女性因幻想浪漫更期待艷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揭秘:女性心理幸福感較男性高出15%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