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一種全新的心理學誕生了。臨床心理學家詹妮弗·鮑姆加特納博士(Dr. Jennifer Baumgartner)就此現象撰寫了一本書,她將之稱為“服飾心理學”。在《你穿什么,你就是什么》(You Are What You Wear: What Your Clothes Reveal About You)一書中,她首先解釋了心理學是如何決定我們對于服飾的挑選的,然后又教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工作中,利用衣櫥克服重要的心理學問題。
“購物和花銷行為通常來自于情感、經歷和文化等內在動因,”鮑姆加特納博士表示,“如果你研究購物或儲存行為,甚至是服飾搭配,人們覺得那些都是毫無價值的東西。然而任何行為的背后都有其深層次的東西。我研究的是選擇背后的深層原因,正如我在為病人理療過程中所做的那樣。”
鮑姆加特納博士向我們闡述了服飾為何能傳達如此多的信息(我們的個性等等)、它們傳達的是何種信息,以及你可以如何利用自己的衣櫥來改變其他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你對自己的看法。
如何將服飾用作助力和武器
鮑姆加特納表示,盡管服飾并不是地位的官方指標(如種姓制度或貴族階級),但美國人仍將服飾視作經濟和社會狀況的指示器。
“在沒有特定等級的情況下,人們就會自我發揮。”她解釋說。這就是能“幫助你認識到自己處于哪個位置的東西。特別是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人們的地位開始下降,維持一種“我們是誰”的意識變得愈發重要。我們的衣服能幫助我們達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她舉出電視系列劇《真實的主婦》(Real Housewives)的例子說:“看看他們專注于錢的那種樣子。他們抗爭時,會使用名牌和設計師作為一種相互貶低的方式。他們也使用服飾和配件來作為定位自己的工具,以及抗爭他人的武器。”
投射出好壞形象的服飾
是否有人告訴過你,判斷一個男人要看他的鞋子?不幸的是,沒那么簡單。
沒有一件衣服或一種風格能讓一個人看起來成功。在試圖表現出一種積極的形象時,鮑姆加特納博士推薦基本款服飾:小黑裙、外套、高跟鞋。“經典款歷經了時間的考驗,既是經久不衰的款式,就不會出錯。”她說。是什么使經典得以變成經典?“它有多重功能,適合各種年齡和體型。它之所以能變成經典,是因為誰穿都合適。”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也沒有一件衣服或一種風格能讓一個人看起來不成功。“那些‘看起來就是你的衣服’的衣服并不需要時間或努力才能給人留下糟糕的印象,”鮑姆加特納博士說,“最糟糕的服飾是那些試圖解構、忽視或隱藏你本身特質的衣服,或是凸顯你沒注意到自己身體、年齡、環境的衣服……任何妨礙你做好工作的衣服都會傳達出錯誤的信息。”
衣服對你說什么,而不是衣服說了你什么
今年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探究了叫做“穿衣認知”(enclothed cognition)的概念。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將這一概念定義為“能夠自我處理的系統性影響”,即,衣服對你說什么,而不是衣服說了你什么;以及衣服讓你產生的感覺。
研究人員將標準白色實驗室外套分發給受試人員,告知一些人說這是醫生的白大褂,告訴另一些人說這是漆匠的工作服。所有受試人員都執行了相同的任務,但穿著“醫生白大褂”的人更為仔細專注。他們的行為被自己所穿的衣服影響了。
你也可能一樣。當你在失戀、面試失敗、過了糟糕的一天之后,你的朋友拉你出門,告訴你說“穿上衣服!你會感覺更好!”時,他/她可能意有所指。“當你穿上某種風格的衣服時,就能改變你的內在自我,”鮑姆加特納博士解釋說,“我們化妝后就能感覺到這種改變,甚至連演員也表示,穿上戲服能夠加速角色性格的表達。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
“穿衣認知”因此提供了一種科學依據:你穿衣服時,應該按照你想要的感覺而不是你現在的感覺作為標準。哪些衣服能讓你感覺強勢?性感?有掌控力?富有?你所選擇的服飾向你周圍的人傳達著信息,也向你自己傳達著信息。
在《你穿什么,你就是什么》一書中,鮑姆加特納博士特別提到了一些最為常見的衣櫥典型和印象問題。你是下面的哪種類型?
如果你……你可能……考慮……
留著自己的每一件衣服戀舊,想保留衣服的情感價值采取“黃金衣櫥比率”:剔除三分之二的衣服,包括任何尺寸不合適的、破損或式樣過時的。
衣服過大認知自己身體的方式不同于他人,或還停留在以前的認識上讓一個肯說真話的朋友陪你逛街,找出適合你的衣服,忽略尺寸并習慣于穿著真正合身的衣服
只穿中性服裝,大多數時間不帶配飾陷入了心理慣性,太過于習慣,不想改變,或是害怕引起注意小小地偏離自己習以為常的東西(改變上班路線,購置新配飾等),輕微刺激大腦,令其感覺興奮
曾被告知穿衣不恰當或太性感每一種場合都考慮同一種風格(如泡吧和燒烤),或是想要獲得錯誤的關注考慮在特定環境中(工作中,出去玩)你想要展現的形象,并根據身邊人的穿著選擇服裝
穿著太過老氣或太過年輕試圖表達你認為自己所處的年齡,但迷失在真實年齡和內心年齡中以你想要的目標(如升職、會見重要人士、環球旅行)準備服裝,而不是按照特定的年齡進行選擇
總是穿著工作服主要通過工作和工作相關的成就來評估自己找出自己除工作以外的其他天分(藝術家、富有激情、有趣等)
全身名牌認為需要傳達自己很富有的信息,讓別人重視自己嘗試穿著無品牌服裝,只在他人重視你本人更甚于品牌的情況下強調品牌
總是穿牛仔褲和兜帽衫的“媽媽裝”將家人的需求置于自己需求的前面多花點心思在自己身上。記住:媽媽不快樂的話,誰都不會快樂的。
(周菌)
下一篇:核泄漏引發眾人的心理臺風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公共拖鞋效應對人際的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