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一起強奸案鬧得沸沸揚揚,各種輿論聲音不絕于耳,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據新聞事件描述:深圳寶安區西鄉街道一間士多店內,一位聯防隊員手持鋼管、警棍闖進其中,一通亂砸后,對老板娘進行長達一個小時的毒打和強奸。她的丈夫則躲在幾米外,不敢做聲,眼睜睜看著妻子遭此橫禍,一個小時后才悄悄報警。事件曝光后,引發輿論的強烈譴責,部分媒體和網絡還指責女受害者與施暴者為“通奸”,讓女受害者不堪忍受侮辱,于隔天早上再次割腕自殺。
打砸強奸婦女,犯罪者何以如此囂張?
近幾年,性侵害、性騷擾現象越來越多,從校園內外不斷發生的猥褻、強奸以致奸殺女生案件,到河南洛陽的“性奴”案件,再到今天深圳聯防隊員打砸民宅強奸婦女案件都讓人觸目驚心,一起起惡性事件的上演,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些踐踏人權道德淪喪的行為提出非常尖銳的質疑。
我們從新聞事件中了解到,強奸女受害者的治保員跟女受害者的丈夫是同學,從小一直被欺負,連外賣都要無條件幫此人送,平時還遭到強奸者的威脅恐嚇以及暴力毒打,沒想到忍了十多年,連妻子也要被凌辱。
“想想這種殘忍、荒誕和匪夷所思的情節,不管是強奸者還是受害者一家,背后肯定都有著沉重的負面情緒的積蓄,以及暗淡慘烈的成長經歷。這就充分提醒我們,將心理關懷、精神衛生關懷提升到重要位置,真的不能忽略了?!睆V州白云心理醫院首席心理專家沈家宏分析說。
“弱勢群體”又成暴力宣泄對象,再次敲響心理問題警鐘
心理衛生事業在近幾年也得到了發展,但為何情況仍然不容樂觀?為何還有很多人的心理衛生觀念仍然落伍?他們是否簡單地將心理問題等同于思想問題?對此,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首席心理專家沈家宏告訴我們,實際上,心理健康知識在中國普及率相當低。人們通常認為所謂疾病,無非是心肝脾腎胃腸及血管五官等處的器質性病變,而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度相當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在生活重壓下罹患或輕或重的心理疾病,但由于缺乏常識,很少主動就醫。周圍人也因為缺少相關知識而多報以冷漠,以為是“小心眼”、“想不開”、“思想狹隘”。至今,這種現狀改觀的并不多。
而不良情緒、生活陰影、工作矛盾,這些年卻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多、生存競爭的增多,而不斷增加,這時,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成長意識,負面情緒就會積累下來,或者在應激狀態下瞬間釋放,或者會對人格、個性、思維產生負面壓制,導致心理亞健康、心理障礙,或者是嚴重的心理扭曲等。就像新聞中的施暴者楊喜利,當他遇到受害者一家這樣的無法反抗的“弱勢群體”,他就會將“情緒炸彈”爆發,怎不讓人害怕呢?
創傷過后亟需“心理重建”
“事件發生后,女受害者曾多次割腕自殺,這說明,女受害者遭受強暴后的心理問題需及早干預治療。”沈家宏說。女性被強暴后,除了無奈,憤怒之外,還有一種情緒就是內疚和自責,自卑,對自己很厭惡,認為自己是不潔的,是不值得被愛的,這樣的情緒會使女性處在極度抑郁之中,當內心的各種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身邊有沒有人能夠支持和理解的話,女性極可能會傷害自己,這點和男性不同,男性受傷多會選擇攻擊外界,而女性會會將傷害指向自身,因此會出現自殺的行為。所以,對被強暴者的心理輔導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做到的,需要長期接受心理咨詢。
作為被強暴者的家屬和朋友,沈家宏則建議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尊重當事者想離開當地的意愿。不變的環境容易讓當事者不斷地重復回憶當時的場面等,不利于當事人的心理疏導。而且不變的環境容易使當事人有巨大的心理負擔,當事人會覺得大家都知道我的事,我沒臉見人了。但是,一定要在當事者自己提出的情況下,而且要施加一定的挽留。避免當事者有被嫌棄的想法。二、建立正確的性觀念和異性觀。被強暴者的心理再建設,是十分困難的事情。而最主要的困難就表現在這兩點上。其實,性侵犯本身,更多地是屈辱感,但是在強暴過程當中,往往還伴隨著性暴力及其他暴力行為。而后者,正是日后對被強暴者造成恐懼心理的主要成因。而作為家人和朋友,應在醫師進行疏導的同時,可以盡可能地讓當事人在當事人覺得充分安全的環境里,與異性進行會面、交談等。家人和朋友還可以將當事人帶進自己的異性關系圈之中,不要強迫當事人與異性接觸,但可以讓當事人看到更多、更健康、更正常的異性關系。三、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被強暴沒關系。都過去了,然后不會再發現這種事了。之類的話,只會讓當事人不斷地重復曾經的痛苦回憶。盡快地讓當事人進入正常生活。家人和朋友應在當事人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恢復原來對待當事人的態度。不要讓當事人在過度關心中,越來越覺得自己受到的傷害真的很嚴重。
專家簡介:
沈家宏: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首席心理專家,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和心理治療與咨詢工作多年。同時是廣州市青少年預防犯罪專家顧問團成員,廣州中醫藥大學心理學客座教授,廣東省職業鑒定中心心理咨詢組高組考評員,廣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廣州市12355咨詢熱線專家組成員,《孩子寶貝》雜志特聘心理專家,新南方中醫藥職業培訓學校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資格培訓高級培訓師。擅長兒童網絡成癮問題、品行問題及兒童學習困難和婚姻或家庭問題的心理治療。
(龔艷麗)
下一篇:性格分析:樂觀看外表 率真看臥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揭秘90后心理特征:淘、秀、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