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進入高三以后,教與學進入了攻堅階段,師生在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學生心理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早晚自習無故缺席者增多,課間教室里經常有人無緣無故的大叫,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引發爭吵甚至大打出手,迷戀上網者不見減少反而有所增加……教室內外彌漫著不安和焦慮,班級管理的難度增大了。
為什么在這原本應該全身心投入學習的緊張時刻會出現這樣不和諧的一幕呢? 細心觀察剖析癥狀 通過調查了解和細致的分析,我發現這種不穩定狀況出現的原因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學習壓力引發心情浮躁。臨近高考,學習任務加重,需要整理綜合的知識要點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訓練測試鋪天蓋地而來。
面對千頭萬緒的知識無從下手,測試訓練的偶然失手造成巨大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平時各科成績不錯的被師生普遍認為大有希望的同學更是難以面對這種壓力,自己到底還有沒有希望,高考能否成功,想來想去不得結果,浮躁的心情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他們學習不像以前那么踏實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苗頭產生了:思考問題時不能深入,淺嘗輒止;復習課上不能投入,眼高手低;訓練測試不夠認真,應付了事……
二、忐忑不安使得心情急躁。這種心理狀態多出現在成績中等的同學身上,對于升學他們也有要求,但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情況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于是他們就處在了把希望寄托于今年還是來年,繼續努力還是躺倒不干的兩可之間,對前途的未知使得他們變得急躁。
面對高考不知何去何從,有的下定決心準備奮斗一番,但干了三天就偃旗息鼓了;有的干脆安慰自己反正今年希望不大,等到來年再干不遲……帶著這種思想他們開始在教室里為所欲為,影響了不少努力備考的同學。
三、前途渺茫導致心情焦躁。一天天臨近的高考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來說意味著學習生活的結束,面對即將告別學校生活步入社會,這一批同學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失落,走進社會我到底能干些什么?
我是不是將要感受現實的殘酷無情?種種疑問接踵而至,而種種疑問又百思不得其解,困惑、憂慮應運而生,他們的情緒也焦躁起來,不正常的表現也出現了,他們把這段時間視作最后的瘋狂機會,故意去做一些班規校紀所不允許的事情:為了安撫自己內心的痛苦,男生和女生走得越來越近;為了打發時間,他們通宵達旦的在網吧里廝混;為了所謂的適應社會,他們開始結朋交友……
冷靜思考醫治頑疾 了解到這些同學表現不正常的原因之后,我沒有采取諸如停課、找家長、不給高考報名、畢業時扣發畢業證等簡單粗暴且有悖育人宗旨的方法,而是冷靜的分析了每個個體的不同原因,對癥下藥,采取了一些針對性強的措施:
對學習壓力大的同學我致力于疏導,讓他們明白失誤的偶然性和結果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緩解他們的壓力,使他們能專注于學習;對于忐忑不安的同學,我和他們一起分析他們的客觀狀況,幫他們樹立應對今年高考的近景目標和應對明年高考的遠景目標,讓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不再影響其他同學。
對于無所事事,混日子的同學,我告訴他們無論今后在社會上從事什么工作,即使是打工種田也同樣需要知識,需要學習,讓他們無論如何要多學一點以備不時之需,同時轉變了他們也消除了危險因素。
總之,讓每一個在發展過程出現偏差的同學重新進入良性發展的正常軌道。營造穩定的班級局面,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在高三階段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都擁有一個無悔的高三是我從事畢業班班級管理的指導思想。
下一篇:不能和男人開的四個玩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0歲女人有沒有調情的權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