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不少的人都有拖拉癥,其實這樣最有害的就是推遲了自己的行為,據研究表示,經常的辦事情拖拉還會給自己增加一些心理壓力,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一定要正面的對待。為什么說辦事情拖拉會增加心理壓力呢?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今天就為大家做一下詳細介紹。
辦事拖拉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些人甚至一件事要拖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徹底的解決,有人認為這種拖延只是一種壞習慣,而有些人則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叫做拖延癥。
在銀行上班的王先生辦事總是拖拖拉拉的,領導交代的事情總要等到最后關頭才去做,這讓他覺得自己生活的十分疲憊。那么辦事拖拉究竟是不是拖延癥呢?
心理專家表示,拖延是一種變相逃避,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但在心理學上并沒有拖延癥這種疾病。有拖延習慣的人有事不去辦,一直拖,最后拖到事情實在沒有辦法再拖下去了才去辦,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它對人的影響主要就是加大人的壓力,有些需要解決的事情,但是一直沒有處理,那么它就會作為一種壓力一直存在,直到這件事情被解決。
通過上文可以知道,辦事情拖拉不僅會給自己造成極大的心里壓力,也會給別人造成一定的影響的,因此,當一件事情很長時間都不去處理,這就是一種嚴重的影響,也會對各個方面產生不同的沖擊力,即使你表明看不出來,但是內心也是有壓力的。
下一篇:如何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警惕!壓力過大會讓人失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