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這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有些人對自身要求過高,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對于無法達成的某些小遺憾,有些人心理接受不了,無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其實,從心理學角度講,存在這樣心理的人多數有強迫癥,人無完人,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接納不完美的一面,順其自然就是最好。如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呢?心理專家為你支招:
只要是人,就會不完美
心靈的陰影包括了許多層面:膽怯、貪婪、惱怒、自私、懶惰、丑陋、輕浮、脆弱、報復心、控制欲……總之,那些存在于我們身上,而我們又往往極力掩飾和壓抑的特質,全都屬于陰影的范疇。
這些特質并不會因為我們的否認而消失,只會在潛意識中隱匿起來,悄悄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認同感。當我們偶然接觸到自身陰暗面的時候,第一反應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與這些"消極"特質的關系,哪怕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也在所不惜。然而,恰恰是這些特質最需要我們關注,因為它們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寶貴的收獲。
如果我們故意忽視"消極"特質的存在,它們就會盡量喚起我們的注意,當我們的注意力稍微松懈的時候,它們就立即從潛意識里重新浮現出來。為了壓抑它們,我們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這種付出完全沒有意義。
詩人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把陰影形容為"每個人背上負著的隱形包裹",我們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會把越來越多的東西塞進包裹里。布萊認為,在生命的前幾十年里,我們總是努力想把包裹填滿,而在生命的后幾十年里,又會努力把包裹清空,減輕肩上的負擔。
大多數人都對自己內心的陰暗面感到恐懼,不愿正面以對,殊不知,只有擁抱心靈的陰影,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獲得真正充實幸福的生活。把"知識"和"經驗"混為一談,或許是信息時代人們最大的誤區。我們往往覺得自己"知道"某件事情,于是就不愿去切身體驗。對內心陰暗面的探尋,并不是知性的活動,而是用心去體驗、去感覺的過程。許多人參加過心理培訓課程之后,覺得自己已經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他們并沒有用心去體驗自我,所以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收獲。要追求光明,就必須體驗陰暗;要追求自由,就必須體驗完整的自我。這樣的體驗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的、連續的。不管你承不承認,既然你是人,內心就必然有陰影。如果你自己意識不到的話,不妨問問你的家人、朋友或是熟人,讓他們把你心中的陰影指給你看。我們總以為自己可以把陰暗面掩飾得天衣無縫,但是那些被我們刻意壓抑的特質,總能找到機會顯露出來,讓周圍的人們看見。
承認和接納完整的自我,意味著平等對待自己的每一項特質,既不刻意彰顯,也不刻意壓抑。單是大聲說出來"我知道我的控制欲很強"并不夠,我們還必須了解控制欲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接受它的饋贈,用包容的眼光來看待它。
很多人以為,天賜的東西必然是完美的。實際情況則截然相反。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須擁有完整的自我,而完整是美與丑、善與惡、積極與消極的調和。只有接納了自己內心的陰影,我們才能得到它的饋贈,這就是榮格所謂"金子總是隱藏在暗處"的含義。
下一篇:如何尋找正規的心理咨詢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拒絕男人處女情結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