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生活當中暴食癥的出現與日俱增,它是指在一段時間之內人們因為受到某種刺激突然一下子食欲大增,吃下大量高熱量的食物,到最后都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食,那么出現這種暴食癥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下面去了解一下什么是暴食癥?
一般而言,患暴食癥的人性格是追求完美,學習工作追求盡善盡美,不想出差錯,學習與工作也非常努力,也很有成就,但是這卻為自己造成很大壓力。
暴食行為可由以下因素引發:情緒煩躁,人際關系不良,節食后感到饑餓,或對體重、身體外形不滿等。暴食可暫緩煩躁情緒,隨后不久患者便對自己不滿而情緒低落。
暴食癥實質上是一種精神心理性疾病。因減肥而過度節食致使久經壓制的食欲大幅反跳,另外還有食物的誘惑、感情的挫折等因素。大部分患者兼有抑郁癥。
暴食癥患者的并發癥很多。摳喉會反復刺激食道,造成食道炎及唾液腺腫脹;大量服食瀉藥及利尿劑,則會導致直腸出血。而催吐最嚴重的后果,是導致骨質疏松、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心律失常,甚至有生命危險。此外,約5%有自殺企圖,女士的經期亦可能因此而失調,甚至停止,連帶生理系統亦受干擾,后果影響終身。
暴食癥不是三兩個月可以治愈的,而是需要長時期的觀察及治療,其中患者的自制力是主宰復發與否的關鍵。
對于暴食癥的防治,首推安全有效的行為識別治療法。
首先要清醒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異常的,然后用行為方法區別它們,從而建立自我控制、自我監測、掌握正常的飲食模式。
其次,適當使用抗抑郁藥,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另外,女性追求體態苗條沒有錯,但千萬不要過于節食,以避免節食后食欲劇烈反跳。若身體發胖過快,可加強體育鍛煉或活動量,既可增強體質,又可減輕體重。必要時還可使用中西藥物進行減肥治療。
最后,同學、同事及家人應引導患者理智地對待情緒失調或情感挫折,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發展一些有益的興趣愛好,使其在學業生活上有所追求,精神煥發地學習和鉆研,同時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加強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這也是防治暴食癥的有效途徑。
很多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和自己的一個心理健康問題是有關系的,早很多暴食癥患者的意識當中,總是認為自己非常的肥胖,或者心里極度的不平衡,對任何事情都是一個極度的心里,不知不覺暴食癥就出現了。
推薦閱讀:韓劇看太多影響正常思維?
下一篇:心理重壓易誘發心臟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哭不出來或是心理障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