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擁有苗條健康的身材,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肥胖總是困擾著自己,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心理健康可能會受到影響,還有還有身體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調解。
■飲食失調有如下特征
1.飲食失調的癥狀不明顯,但重復多次;2.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想要變瘦,特別是當你的體重不標準時;3.對自己身體存在畸變的認識(你自認為你胖,無論周圍所有人怎樣否認這一點);4.醉心于體育訓練;5.過分關注自己的體重和飲食;6.連續三個月沒有月經;7.缺失第二性征;8.食欲非常好;9.體重波動幅度很大(一個月上下波動10磅或者更多);10.分不清基本的感覺,例如:饑餓或者悲傷;11.厭惡某些食物,對另外一些食物又特別喜愛;12.對饑餓特別敏感;13.迷戀瀉藥、利尿劑和催吐劑;14.牙齒的琺瑯質受損(嘔吐時胃酸造成的);15.疏遠家人和朋友;16.注意力無法集中;17.抑郁和失眠。
雖然某種程度上我們對體重的認識受流行趨勢和社會文化觀點的影響,但是,患有神經性厭食癥和食欲過旺的人數似乎還不那么多,這說明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導致這兩種疾病的產生。
■消除心理干擾才能擺脫身體困擾
神經性厭食癥和食欲過旺患者對于自己身體的認識是扭曲的,無論在別人看來她們是否肥胖,她們還是會認為自己胖,雖然她們知道,實際上她們的體重很輕,因為帶著這種錯誤認識她們會否定某些顯而易見的事。很多飲食失調的女性拒絕承認她們的不適,因此很難治愈。有一位多年食欲過旺患者仍然固執地認為,食欲過旺緩解后隨之而來的嘔吐不是病,而只是達到苗條的手段。
對于神經性厭食癥和食欲過旺患者來說,控制體重是她們重要的生活目的。這種方法雖然并不好,而且在某些時候還是損害生命的,但卻是她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食欲過旺患者會把飲食作為調節自己情緒的手段。對她們來說,飲食是可以使她們平靜、消除緊張情緒的手段。當她們感到一個人時,飲食就是她們的伙伴。飲食失調難以治愈的另一個原因在于治療時通常要求進食,直至將身體和情緒上的病態消失。某些專家建議使用藥物手段減輕胃失調癥狀,用心理療法減少大多數女性在體重增加時的恐懼感。
■減肥的最好方式是適當調整飲食和運動
專家認為,減肥不可能期待好的藥物和盲目節食,找到發胖的根本原因,才是徹底解決肥胖的方法。假如肥胖者是因為對食物的營養及熱量認識不清,可以請教營養方面的專家教你如何選擇食物、控制熱量的攝取。但是,假如有人是因為情緒性因素、心理問題以及社會壓力造成的過食甚至狂吃,那就需要醫師介入,做長期的行為治療以及心理治療。因為肥胖可以說不僅是生理疾病,還是心理及社會的疾病。
事實上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會肥胖,所以也會產生恐懼肥胖的心理,雖然說這是一個正常的表現,但是會給我們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小編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加重視自己的一個身體保健,避免出現這樣子的情況。
下一篇:現代人要警惕“心理流感”纏上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愁善感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