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炎熱的夏季總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浮躁,在這種情況下的心理疾病也更容易發生,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調節心理健康,注重自己的生活習慣,這樣子才能夠更好的避免心理疾病的出現,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充足睡眠讓你心不煩
在悶熱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感覺疲勞,如果每天的睡眠質量不好,就會直接使人渾身乏力、煩躁不安。醫生告訴記者,睡覺時人體的免疫功能加強,有利于抗病。因此,提高夏季睡眠質量,對緩解夏季“亞健康”至關重要。
首先,每天盡量保持正常的睡眠和作息時間,做到早睡早起,按時入睡,睡眠時最好保持平靜的心情,力求心靜。一般夏季每天至少要睡7個小時以上,而除保證夜晚睡眠時間外,適當的午睡也十分重要。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學習。特別對中老年人和一些體弱者,對防止中風及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好處。但需注意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最佳時間為1小時左右,午睡時注意不要開空調或電風扇,以免受涼引起感冒,也不要吃過午飯就睡,因為消化器官正處于工作狀態,此時午睡會降低消化機能,最好飯后20分鐘以后再睡。
及時飲水情緒穩定
雖然正值盛夏,但記者發現身邊的很多人往往都是在口渴時才喝水,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據醫生介紹,人體在缺水的狀況下一些生理指標會發生改變,進而容易發生氣短、頭暈目眩及情緒上的波動。口渴是嚴重缺水情況下身體發出的警告,因此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同時暴飲又會增加心、肺和腸胃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因此夏季即使再口渴也不應采取暴飲的方式。夏季飲水最好能定時定量,一般情況下,清晨起床后應及時飲一杯水,這樣可補充頭晚水分的耗損,并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且有利于降低血壓。每天上午10點左右最好能飲一次水,以補充上午的失水,下午3點左右可再飲水,晚間8點左右是睡前的最佳飲水時間,此時飲水可沖淡血液,有利于血液循環。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在空腹時飲用,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因此每天三餐半小時前飲水很重要。
當心空調使人神經紊亂
據專家介紹,進入夏季每天不斷接診一些偏頭痛、腰背酸痛、關節痛及感冒等病的患者,而進一步檢查卻沒有發現什么疾病,這些患者都或多或少與使用空調不當有關。
炎炎夏日,在有空調的房間學習、工作或休息的確令人愜意。但有空調的房間一般與室外的溫差較大,加上密閉的空間內通風不良,導致出入空調房的人發生頭痛、咽喉痛等,嚴重者還會引起關節酸痛、手腳麻木,甚至使人胸悶憋氣等癥狀。此外,長期待在空調間還會使人對低室溫產生一系列不適應的癥狀,如頭暈、疲倦、注意力不集中。醫生建議,有空調的房間要經常開窗換氣,清晨通風最佳,室溫最好定在26攝氏度左右,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攝氏度,否則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同時,有空調的房間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最好每半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夏季心理健康保健,不僅僅是需要注意心理暗示,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還有飲食習慣,因為這些都會給自己的心理帶來影響,只有注重這些方面的保健,才能讓自己快樂的度過夏天。
下一篇:“左撇子”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慢性病人最容易出現心理異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