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精神病的影響和傷害,相信大家都了解,但是對它的治療工作,很多人的認識,就僅僅局限在心理上的咨詢治療,但實際上想要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光靠心理健康咨詢是不夠的。那么,怎樣正確治療精神病呢?
在治療精神障礙方面,心理咨詢師雖然不夠專業,但卻一直充當著“救援隊”的角色。
從1985年到2012年,走了27年艱辛立法路,日前,我國首部保障精神障礙患者權益的法律精神衛生法,終于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以142票贊同、1票反對、2票棄權,表決通過了精神衛生法。法律文本共七章八十五條,自明年5月1日起實施。其中,明確了精神障礙患者住院實行自愿原則,設計了非自愿治療的前提條件,被視為立法重大突破。
作為我國首部精神衛生法,有一個焦點被廣為關注,即禁止心理咨詢師治療精神障礙。此前,精神衛生法是否該納入“心理咨詢”,也是爭議焦點之一。精神衛生法明確,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發現接受咨詢的人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應當建議其到合法的醫療機構就診。否則,將被處以警告,并處5000元至10000元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如造成嚴重后果,責令暫停半年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執業證書或營業執照。
作為中國的首部精神衛生法,為什么會在法律條文中對此事進行明確規定,筆者以為,心理咨詢師治療精神障礙這一現象應該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以至于新出臺精神衛生法要明文禁止。
凡事皆有因果,為什們心理咨詢師會介入到對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中去?其中的一因,便是我國精神科醫生異常短缺的現狀。據衛生部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我國注冊精神科醫師16383人,平均每10萬人口擁有1.26名精神科醫師,這與全球平均每10萬人口3.96名精神科醫生的水平相差甚遠。
和精神科醫生不到2萬名的數字相比,我國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數量顯得異常龐大。統計數字表明,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已達1億,其中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過1600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精神病問題已占中國健康問題的20%,而全球的平均水平為10%。此外,世衛組織還預測未來20年中國的這一比例將增長至25%。
面對這一巨大的缺口,在治療精神障礙方面,心理咨詢師雖然不夠專業,但卻一直充當著“救援隊”的角色。如今,精神衛生法明文規定,禁止心理咨詢師治療精神障礙,那么,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精神科醫生如此之少,而病人又如此之多,兩者之間如何才能達到平衡狀態?
治療精神病,需要注重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需要到專門的一些醫療機構進行心理咨詢之外。患者身邊的家人,以及所處的環境還有各種因素,都會對其治療產生影響,所以對治療這件事,當然要做到更加的全面。
推薦閱讀:開展心理治療要找準中心點
下一篇:小心!夫妻一方壓力大會傳染給配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個心理療法幫你制止憤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