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怎樣才能做到不抱怨呢?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習慣性的抱怨,但是,時常抱怨,是最容易影響到我們心理健康的一種情緒,也會讓自己身邊的人遭受不良情緒的傷害。一味的抱怨,不僅得不到什么好處,反而害人害己。
1.換個思考角度。抱怨有傳染性,容易讓人陷入和周圍人相同的負面思維中,此時要馬上換個角度想問題。美國職場培訓師特雷弗·布萊克說:“當抱怨的想法在腦海中浮現時,別等它脫口而出,就立刻換個想法。比如想到‘房子真貴,可我沒錢買’,不妨換個想法,‘等我有錢了就把它買下來,但這需要我馬上開始工作’。”這樣能給大腦積極暗示,更好地調整自己。
2.轉移不良情緒。如果負面情緒根深蒂固,難以通過轉換角度來消除,可以試試“物理方法”——拿出耳機聽音樂、去外面跑步等。
3.常做感恩練習。習慣抱怨的人可能短期內很難改變,可以通過感恩小練習來增加對快樂的記憶:每周抽幾天,在睡前列舉出幾天中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最好是細微、不重復、具體的。
有時候,自己堅持很久不抱怨了,但親友、同事突如其來的抱怨卻會讓我們的努力化為烏有。馬健文說,避免被外來的抱怨影響,可以試試下面幾招。首先,找借口遠離負面對話。比如在社交場合遇到一群可怕的抱怨者,試圖阻止抱怨會被他們攻擊,保持沉默又顯得不太有禮貌,此時不妨趕緊找理由離開。其次,在腦海里重構他人的消極對話。比如有人說,“我討厭星期一,因為周末太短,沒休息夠”,我們不妨反向暗示:“好在我休息得不錯。”任何積極想法都可以避免陷入別人的牢騷中。最后,如果實在走不開,不妨要求抱怨者親自解決他提出的難題。他們只是為了發泄,根本想不到皮球會被踢回來,可能就會氣沖沖地走掉。
怎樣才能做到不抱怨呢?身邊總會發生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如果成天讓自己活在抱怨中,對于心理或是身體來說,都是一種威脅。與其去抱怨,倒不如看得開一點,生活自然多點陽光。
推薦閱讀:教你快速有效消除負面情緒
下一篇:鐘情妄想癥:我的“神秘”男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女生容易出現的異常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