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男生小浩,10歲,暫讀2年級,輟學兩年。該生表現為:打架偷竊、粗言穢語、貪玩、學習興趣不高,和同學關系不好。來到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進行治療時,經常挑釁、做危害他人的事情,最近,小小年紀的他竟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竟欠白云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科幾個孩子共計300多元的債!經查,原來他為了和幾個愛玩、會玩的孩子一起玩,竟然提出“玩一次,許諾給對方多少錢”。
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科首席心理專家沈家宏分析說,這是一個因人際關系交往不好產生了失助感而導致不正當的自我防衛機制的個案。改學生不是從自我方面去找原因,努力改變自身的毛病,而是以消極的方式來應對,借用金錢、物質外在手段以排遣人際交往不良帶來的壓力。也許有人會說:“這是成人社會黑暗面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孩子善于觀察、善于模仿的天性使然。不可否認,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這樣做的結果,給成長中的孩子埋下了痛苦的心理隱患。他這樣做的結果是既浪費錢財,又找不到真心朋友,也不可能交到好朋友。
可憐身世,被遺棄留陰影
小浩為什么會令自己陷入失助的狀態呢?沈家宏說,這和小浩不同尋常的身世以及生活環境有關:小浩是一個棄嬰,由于先天性殘肢,他的一條腿不健全。在他出生沒多久就被父母遺棄在街頭,后被公安機關送往救助機構。但隨著小浩慢慢長大,直至他五歲開始,行為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喜歡搞惡作劇、說臟話、做一些成人方面的動作。在學齡階段時,小浩在學校里經常會有不好好學習、打架斗毆,不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班主任及老師百般說服與批評也都無濟于事,于是學校建議小浩退學。輟學在救助機構的兩年里,小浩仍然是惡作劇,偷竊,粗言穢語等。但是,小浩完全不知道做這些是為了什么,他也知道是錯的,不好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其實,當我們碰到這一類孩子的時候,就需要鑒別一下,這個孩子到底是什么情況,如果把心理問題的孩子當成品質差的孩子來處理,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往往會導致上述的情況出現。如果是因心理問題導致的品行障礙的孩子就需要進行心理咨詢,這才能真正有效的幫助這些孩子恢復正常的心理。”沈家宏說。
在反叛的邊際感受愛
據救助機構負責人反映,小浩在輟學這兩年中,有兩次的“送養家庭”的模式,但小浩在這樣的家庭里面生活沒多久,同樣的行為會發生。在3個月前送往相關醫療機構心理科進行診治,卻與成人接觸到了更多的成人話語及動作。因此,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科首席心理專家沈家宏對小浩采取了以沙盤治療的治療模式,探究其內心的沖突和缺失,進行感恩心理輔導、情感心理輔導;以及針對其行為的偏差,采取相應的行為矯正輔導。
沈家宏認為,小浩的行為是用來表達與父母的聯結。先天性的殘肢成為了被父母遺棄的一個因素,父母的遺棄使身體成為了小浩與父母的唯一聯結。因此小浩會用一些“反叛,偏離”的行為來維護自己,使自己屬于“這個家庭”。正因為小浩非常渴望與家庭的聯結,所以他會出現不喜歡戴假肢,喜歡在地上爬的感覺;喜歡故意不上廁所,尿床或大便在床的感覺,因為這種感覺是溫馨的,是家庭可以容納的。因此,小浩會很感謝這些行為給他帶來的快樂,會出現明知不可為,偏為之的情況。
“以成功為導向”有序推進關愛
基于該孩子身上出現的人際交往失助感,沈家宏認為必須建立一次成功的經歷,并讓小浩充分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一個偶然的機會,白云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科養了幾條金魚,小浩自薦由他來飼養小金魚。隔了幾天,當心理老師主動詢問他關于飼養小金魚的問題,他非常熱情地作了解答。看得出來,小浩對飼養好小金魚有濃厚的興趣和一些不錯的經驗,還有充足的信心。
隨后,趁著小浩在飼養小金魚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心理老師請他向青少年心理科的所有學員介紹經驗,解答個別同學在這方面的問題,發現他的自信心有所增強了。他告訴心理老師,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來自同學間的真正友情。最后,心理老師再要求他將自己成功的經驗遷移到其他方面,去改正自身的缺點。諸如:自制力差、貪玩、不注意個人衛生等。這樣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成為受歡迎的人。
輔導治療后的思考:
兒童出現的心理問題,很多與他們未成年,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處的環境太復雜有關。不成熟的偏激的想法得不到正確的指引,堆積在心里就容易造成一些人格缺陷,進一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并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我們可以運用在某一領域先成功再遷移的例子,助其走出失敗的陰影。
“類似于小浩這樣的棄嬰,不在少數,這樣的經歷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創傷,他們為了與父母建立連接會做出很多行為,若不及時給予干預與處理,這些孩子會有更多的行為表達聯結,應該引起關注。”沈家宏說。
專家簡介:
沈家宏: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首席心理專家,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和心理治療與咨詢工作多年。同時是廣州市青少年預防犯罪專家顧問團成員,廣州中醫藥大學心理學客座教授,廣東省職業鑒定中心心理咨詢組高組考評員,廣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廣州市12355咨詢熱線專家組成員,《孩子寶貝》雜志特聘心理專家,新南方中醫藥職業培訓學校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資格培訓高級培訓師。擅長兒童網絡成癮問題、品行問題及兒童學習困難和婚姻或家庭問題的心理治療。
(龔艷麗)
下一篇:職場人該謹防的那些“集體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搜索引擎讓你心理過度依賴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