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些同學在作答主觀性題目時,來不及仔細審題,便匆匆作答。提筆時思緒萬千,但由于急于作答,使思維過分集中,造成了原有記憶的暫時中斷。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作為暫時遺忘現象。
暫時遺忘現象是由不良答題習慣引起的,屬于作答技巧問題。它直接關系到考試的成敗和學業成績的高低。雖然以后可以恢復記憶,但畢竟時過境遷,只能給本次考試留下缺憾。為有效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下面我談三點看法,與同仁共勉。
穩定情緒,沉著應戰。排除情緒上的干擾,這是有效防止暫時遺忘現象的重要方法。教育學告訴我們,焦慮對于動機的形成和學業的成就,可以起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可能起消極的抑制作用。低焦慮和高焦慮(或過度焦慮)都會帶來消極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有這樣的體驗:如果一個人遇到問題和困難過度緊張,本來能做好的事也就做不好,甚至越處理越亂。學生考試中的“暈場”、“怯場”現象正是由過分緊張焦慮引起的。這就告訴我們,只有臨危不懼、遇事不慌,才有可能想出萬全之策,將自己應有的水平發揮出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開闊思路,展開聯想。聯想是回憶的重要手段,是恢復記憶的好辦法。答題中的思維中斷根本上是由頭腦中的信息量不足,知識貧乏造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只有扎實、系統地掌握知識,才能及時迅速地“提取”知識。在解答問題時,我們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從多個角度考慮,將儲備在頭腦中的相關信息一一再現出來,以便準確“選取”知識。這樣既阻止了答題過程中的暫時遺忘現象,又克服了由于思路狹窄帶來的答案殘缺不全的問題。
扣準題意,草擬題綱。仔細認真的審題是防止暫時遺忘現象的主要方法。在審題過程中,既要善于挖掘題目中蘊含的知識信息,又要及時地捕捉住剛一接觸題目時的那種稍縱即逝的靈感。然后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及題目層次的先后,簡明、快速、準確地籌劃出作答提綱。這就為規范的答卷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它既能防止答題中暫時遺忘現象的出現,又能使問題答案層次清楚,內容充實。
>>>
下一篇:大學生擇業心理偏差要糾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