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報道“塌實加上能夠比較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是高考狀元脫穎而出的關鍵。”幾天來,各地的高考狀元紛紛浮出水面,關于高考狀元的報道也接連不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極盛教授研究相關報道后告訴記者,高考狀元的成功,關鍵在于他們同時具有良好的心態和實力。高考狀元并不神秘“我覺得今天照的像比我一輩子照的相都多。”在高考出分當天,今年北京的理科狀元田禾,在東直門中學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連連表示不適應媒體的熱情。
“狀元”情結在中國由來已久,每年隨著高考分數線的劃定,各地“高考狀元”也隨之新鮮出爐。毫無疑問,這些狀元都是媒體和高校的寵兒。
在大多數人看來,高考狀元的智商無疑是最高的,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王極盛告訴記者,高考狀元并不神秘,從1999年以來,他都對剛升學的高考狀元進行心理測試和智力測試,考查的結果是,絕大多數高考狀元的智力水平為中等水平,少部分的智力水平為中上。智商特別高的孩子也有,但這些孩子一般都不參加高考,已經直接保送進了大學。
“我不是天才,我得到的一切都是源于勤奮。”田禾這樣說,很多和田禾一樣的狀元也這樣說。但田禾表示,她每天不會晚于22點睡覺,也不會去參加周末的補習班,這些看似矛盾。
對此,王極盛教授解釋說:“這些孩子都有自己科學的學習方法,他們不會沉溺于題山題海,會少而精地做題,并總結經驗和方法。”
狀元都有良好的心態田禾說:“上680分是因為我的實力,但成為狀元是運氣。”王教授也贊同這樣的觀點,狀元的取得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王教授說,高考就是考實力,考心態,二者同樣重要。王極盛認為,信心并不是抽象的東西,它表現為情緒的穩定性,以及會不會調整心態。考查發現,狀元都比較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和難題時,他們總能夠嘗試選擇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王教授說,研究中他發現這些孩子普遍有比較強的自主性,他們有比較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擁有一個比較民主的家庭環境,父母不會苛求他們的成績。
此外,狀元們的良好心態表現在普遍都能正確評價自己。據王教授介紹,他接觸過的狀元普遍在上大學之后都能放下“狀元”頭銜,從新開始,因為這些孩子普遍都“先學會了做人”。
狀元多學經管和信息專業在總結高考狀元的流向時,王教授告訴記者,近9成的狀元都進入了北大、清華、復旦,此外,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也是高考狀元的歸屬地之一。其中以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和清華的信息技術學院最受狀元的歡迎,王教授說:“這是社會需求和科技發展的需要。”
王教授說:“進入大學后,絕大多數的狀元還是在‘第一梯隊’,少部分在‘第二梯隊’,極個別在‘第三梯隊’。”人們對于狀元常會有“高分低能”的看法,王極盛說,事實上,在高校里許多狀元都能夠積極地參加社團活動。
據王教授介紹,70%左右的高考狀元都因成績優秀保送上了研究生,一部分出國留學并拿到了發達國家知名大學的高額獎學金;約10%的狀元直接就業,一般從事和專業接近的工作,多數人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的甚至剛就業就可以賺得10萬元的年薪。
下一篇:考后心理綜合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名師指導各科考點精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