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學習問題

學習問題

學生心理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27

閱讀 :342

   近日學生相繼輕生的事件引起了許多家長們的關注,他們紛紛致電媒體苦嘆自己心中的困惑:如今的孩子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怎么這么難教育?但是,孩子們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為人父母者又有幾個真正了解呢?昨日,媒體選定南京某重點中學初三年級的兩個班進行學生心理狀態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心驚……

  A 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超半數

  如果家長們還是信奉“知子莫若父”的古話,自以為“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父母理解自己的學生僅占44%,有56%的孩子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有10%認為“根本不理解”。一位學生說,我已經15歲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處理方式,但是在父母眼里,我永遠是個“沒有思想”的孩子,什么事都要按照他們設計好的路走,我覺得郁悶透了。不少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父母的眼睛只是一味盯著學習,根本忽略了自己其他的感受。一位男生寫道:“爸爸媽媽總是說,給你吃這么好,穿這么好,不就是圖你學習上有長進。他們在物質上過多地關心我,卻毫不過問我的精神需求 ” 。

  正因為與父母之間存在隔閡,當被問及“你有苦惱和困惑會對誰講”時,只有24%的學生選擇了“父母”,而“同學”以38%的比例成為主要傾訴對象,另有6%選擇了“老師”,剩下的32%竟表示“沒有人”可以傾訴。

  B 三成學生稱自己有過輕生念頭

  也許很多家長會認為選擇自殺這種極端行為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與自己的孩子壓根不沾邊,然而調查結果卻令人不敢相信:在103個被調查者中,竟然有28人有過輕生念頭,此外還有7人竟然經常產生這樣的念頭。兩者相加表明,超過三成的孩子曾經在腦海里想到過自殺。

  為什么孩子這么小居然會產生如此悲觀的想法呢?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孩子并沒有經受大的挫折,而引發他們產生輕生念頭的原因則五花八門。有的覺得“生活好沒意思,壓力太大”,有的寫道“對自己太失望”,而具體原因則有“學習成績不好”、“考試考不好”、“他們誤解我”等,可以看出學習是主要的壓力。令人震動的是,有的孩子在回答為何有輕生念頭時只是很簡單地說“煩”、“郁悶”、“空虛”、“活得太累”,甚至是“不高興”。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有過輕生念頭的孩子通常在回答父母是否理解自己時都予以否定,而在排除心中煩惱時通常選擇“自我解決”的方式。

  同樣令人震驚的是,學生們對于自殺、死亡的看法也十分淡漠。對于南京中小學近日相繼發生的學生輕生事件,認為其“很愚蠢”的只占31%,還有9%認為“難以想象”,竟有60%的學生表示對這種極端行為“可以理解”。而在談及對死亡的感受,只有22%的學生有恐懼感,還有30%充滿好奇,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表示“不知道”。當被問及“父母跟你談論過生與死的話題嗎”,45%的學生表示“沒有”,而在涉及到此話題的家庭中,42%的家長主要談“生命的價值”,47%的家長主要談“注意安全”,只有11%的家長告訴過孩子“你對家人的重要”。記者在現場采訪中也發現,大多數孩子對自殺的理解是“一種擺脫煩惱的方式”,并贊同“并未考慮到父母的感受”。

  C 最不能容忍的是父母的嘮叨

  父母們總是抱怨孩子“聽不進去話”,“嘴皮都要磨破了”。但對于家長的“苦口婆心”,孩子們卻十分反感,以至于“嘮叨”成了孩子們最痛恨的一件事。在調查問卷中,在回答“對家長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時,有55%的學生選擇了“嘮叨”,其余有25%的學生選擇了“不能溝通”,20%的學生選擇了“專制”。

  然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許多學生又表示知道父母嘮叨是為了自己好,“但他們在不了解自己的具體情況下就開始嘮叨,又給自己增加了不少的壓力”。一位男生談到父母的嘮叨時猶有余氣,激動地說:“有時候父母不了解試卷的難度和別的孩子的情況,只要看到考的不是高分就說你不行了之類的話,嘮嘮叨叨實在受不了。事實上有時我考得并不差。”還有一位男生談到父母的嘮叨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樣怎么樣,你怎么不知道上進……我聽得膩煩透了,恨不得大叫一聲‘閉嘴’ ”。學生們普遍反映,聽到父母的嘮叨后,情緒會消沉,壓力會增大。

  “對付”家長的嘮叨,學生們也有一套。一位女生說,家長如果說得對,自己也會聽得進去,如果自己覺得家長說得不對,那就“東邊耳朵進西邊耳朵出”唄!另一位男生則告訴記者,如果自己實在忍無可忍了,會跟父母大吵一通,發泄出心中的怒火。

  D 最想對父母說“別煩我”

  面對家長與孩子之間關系的隔閡,孩子們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又是什么呢?在回答我們這個問題,不少學生借此狠狠地發泄了心中的怨氣:“別煩我 ”“少來管我 ”“我好累啊 ”“煩 ”“少說點吧,好煩啊 ”“讓我自由地生活 ”“請別嘮叨 ”“不要老問我考幾分 ”“別管得太多 ”……不滿之情溢于言表。一位男生向記者訴說了與家長在學習方法方面的分歧之后苦惱地說:“我真想對他們說,我都這么大了,你們尊重我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吧,我能夠對自己負責 ”。在談到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時,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不小了,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與理解。“請多給我們一點自由吧 ”,這是許多孩子的心聲。

  在回答“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一問題時,一名學生這樣說:“總之我不會像父母那樣對自己的孩子抱太大的幻想,我要讓他獨立自主,而我可以做他的朋友,而不會給他施加壓力。”同樣,不少學生紛紛表示: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完善的關系是“朋友關系”,雙方要多交流,父母應多給孩子幫助,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間,而不是嘮叨、呵斥和打罵。

  E 孩子排除煩惱方法讓人想不到

  遇到煩惱時,如何將其及時排解出去,緩解心中的壓力?回答這一問題時,只有38%的學生表示會“找人傾訴”,將近6成的孩子選擇了“自我解決”的方式。其中有27%的學生表示遇到煩惱只會“悶在心里”,其他35%的學生會用各種方式自我排解煩惱。比如“發泄”、“盡量忘卻”、“上網”、“打球”、“自己開導自己”、“寫日記”、“吃東西”、“看恐怖小說刺激自己”、“想些開心的事”、“自言自語”、“找個沒人的地方說出來”、“在無人之地大喊”、“將筆折斷”等各種自創辦法,其中“發泄”和“寫日記”占得比例最大。可以看出,在這些孩子感到苦悶時,同時也深切地體會到孤立無助的感覺。

  F 與父母沖突中四成選擇妥協

  當作父母的痛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曾想到,每一次父母和孩子產生爭執時,是不是一定要孩子“聽話”才能完事?調查顯示,與父母意見出現分歧、產生爭執時,40%的學生選擇了“自我妥協”。而最終以“父母妥協”收場的僅占14%。此外,選擇“溝通交流”的占46%,還不到一半。

下一篇:八大煩惱困擾青少年"成績不理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面對學習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V片 |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免费a级毛片无码a∨性按摩| 大胆日本无码裸体日本动漫|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