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差’生正名!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29
閱讀 :325
“為‘差’生正名!”
快樂校園沒有“差”生,只有“上進生”!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喚醒學校、喚醒家長、喚醒社會,共同來關心那些被稱為“差”生的好孩子!
在校園里,在社會上,“差”生這個詞語不為罕見,何謂“差”生?
“差”生這名詞是一些傳統的教育者發明的,指的那些比較不聽話的、考分不夠高的或者是老師不喜歡的學生。比如:
Xx學校以一次考試論英雄,用一個分數為界線,拉開了“優”生與“差”生的距離。
Xx學校將畢業班分分成上進班和后進班,上進班都是聽話的、老師欣賞的所謂“尖子”,那么后進班呢,當然就是那些老師不喜歡的“差”生啦!
Xx學生經常與老師爭辯,老師不滿,稱之為“差”生!
Xx學生超調皮,老師恨之入骨,那是絕對的“差”生!
……
中國的教育園地良莠不齊,依然有部分不懂學生心理的教育工作者,他們不會發現并發掘孩子的優點,僅僅憑個人主觀意愿評定孩子,而這些教育工作者又是學生和家長的心目中的“權威”,一切由他們說了算,他們說XX是“差”生,那么XX必是“差”生無疑!所以,不少學生被籠罩在“差”生名稱的陰影里,忍受著老師的冷淡、同學的歧視、家長的責備,情緒一天天低落,眼光一天天暗淡,生命之花一天天衰敗,嚴重的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和性格扭曲。
在電視臺的一次采訪中,讓我們也來觸摸“差”生們的心靈:
“老師把我編到后進班后,從此,我覺得自卑,人前抬不起頭……”
“我因為一次拿了同學的東西,老師說我是‘賊’,讓別的同學都不要理我,我這輩子完了!”
“……人大了,有自尊心了,被說成‘差’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自殺?想過啊!一次從樓上跳下,后來被救啦……”
“我恨老師!我恨學校!恨整個社會!”
……
孩子受的傷害,性格的消極、心靈的扭曲,難道不值得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深思嗎?
一滴墨水滴到一張白紙上,你看見了什么?做這個測試的結果:好多人都會說,看到了一滴黑墨。那么,有誰注意到:還有大面積的白紙啊!墨污只是一小點,我們何以只看到小滴黑墨而忽視了大面積的白紙呢?孩子的性格也如同一張滴了小滴墨的白紙,墨污好比缺點,而白紙部分好比優點,畢竟缺點是少數,孩子還有那么多的優點!這也是“黑見白,白見黑”現象!目前我們敬愛的老師就是經常“白見黑”,把孩子的缺點無限放大,變成只見缺點不見優點,把孩子定位為“差”生!而這些幼小的孩子得不到賞識,自信和自尊受到嚴重傷害,生活在暗無天日里!誰來幫助他們?
“差”生真的那么差嗎?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達爾文……,這些有卓越成就的人在學校里就是典型的所謂“差”生!但他們卻是被看走眼的天才!
“差”生真的那么差嗎?一次的考分,難道就一錘定終生了嗎?敢于跟老師爭辯,不正是大膽、坦誠的表現嗎?調皮和聰明表象不同但是本質相同啊!什么“上進”、“后進”?,哪個學生不渴望上進?哪個人不渴望賞識?人是在贊美中成長,在欣賞中成熟,怎么能以老師的個人主觀來判斷學生?老師都深入學生內心了嗎?從某種意義上講,部分調皮不聽話的孩子的創造性比循規蹈矩的乖孩子強得多、潛力更大!聽話的孩子只會按大人的意思執行,而不聽話的孩子恰恰是在充分運用自己的大腦!他們的潛能一旦開發出來,會有多么出奇的效果!會為社會作出多大貢獻!如果他們的特長被人為地埋沒,有沒有人自責?充滿愛心、公平的學習環境里,應該沒有“后進”,沒有“權威”。一個稱職的教育者,應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善于“黑見白”,善于因材施教,善于發掘孩子的優點并放大孩子的優點,適時地給予贊美鼓勵,正面引導,而不要讓打擊、侮辱阻止了孩子成長的進程!扼殺了生命的希望!
“差”生不差!快樂校園沒有“差”生,只有“上進生”!現代賞識教育里,已經沒有了“差”生這個名詞,在傳統教育的所謂“差”生群里,我們痛心地發現一雙雙被摧殘的較為暗淡的眼睛——那是一個個心靈受到傷害的好孩子!他們忍受著外界對自己的否定,忍受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無知的“愛”,心里卻依然沒有停止尋找陽光!希望陽光能照亮他們的心靈!愿陽光能再次讓他們的眼睛閃亮!
為“差”生正名!讓世界充滿愛!(中國心理服務 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