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日前,重慶的一則在社會上引起了激烈討論的軒然大波。
報道稱,據重慶市招生自考辦公室統計,今年重慶有上萬名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隨即,又有湖北省教育廳統計一組數據顯示,2009年湖北省約有2.6萬學生放棄高考。雖然有教育部門馬上表示,這個數據在正常范圍內,但人們仍然難以平靜——為何有這么多人棄考?除了高考獨木橋,學生還有哪些成才路可走?
數萬人棄考,這一社會現象近日浮出水面,引發社會熱議。一些教育部門稱棄考數據屬正常范圍,但又表示,棄考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放棄高考這座獨木橋,如今顯然成了不少學生的選擇。其中一些棄考學生并沒有選擇放棄深造,而是另辟蹊徑選擇了更實用的教育,擁有長遠眼光的他們,反而比“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大學生更容易就業,甚至還進入一些普通人都望塵莫及的名企工作。這一反差現象不禁令人深思,萬人爭過獨木橋的時代是否在悄悄變化?什么樣的高等教育才是符合發展趨勢的?這未嘗不值得好好探究。
究因: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葉顯發認為,部分高中學生放棄高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現的必然現象。中國人普遍存在教育“偏好”的心理,大家都認為讀了大學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現實社會巨大的就業壓力卻殘酷地向世人昭示:大學生未必能好就業、就好業。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學院招生辦副主任蔣海紅表示,部分高三學生放棄高考,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對學習失去興趣。一些學生可能學業跟不上,學習壓力大,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二是受當前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影響,讀個普通大學最終還是找不到工作,這令許多學生和家長考慮得更現實——投入難有產出,還不如去一些實用型學校學一門有市場需求的技術;三是部分貧困家庭經濟條件有限,主要是農村貧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大學學費水漲船高卻不能保障今后穩定的收入,讓他們不得不選擇放棄。
對此熱議,美國《僑報》于當地時間4月20日刊文表示,“于中國大陸學子而言,高考往往是一個改變命運的重要契機,為何現在卻有大批人棄之如敝履?難道是他們在高考之外發現其他成才途徑,而且更適合自己?畢竟,如今已是多元社會,衡人才的標準早已不像過去那么單一。果真如此,主動不走高考“獨木橋”,是一種理性選擇,并不意味著放棄知識,更不意味著放棄人生。”
棄考生經典成功案例:
張之怡,一個普通的女生,2008年畢業于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營銷系,現任國際知名運動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市場產品部產品主管。但在四年前,她卻作出了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決定——放棄高考。
當時,正讀高三的她一度非常迷惘,根本不知道自己高考后的未來在哪里?!案呖紝ξ叶?,是父母強壓在我身上的負擔,那些所謂的重點大學、熱門專業只是長輩們的喜好,而并非我喜歡的學校和專業,也許我也可以考上,但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人生?!睆堉谕瑢W們埋頭復習時,卻認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規劃。
困惑之余,她得知上海有一所國家211重點東華大學與新加坡教育集團中外合辦的著名設計院校,并抽空去參加了由這所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舉辦的公開課。沒想到,這次公開課卻改變了她的一生。在外教的悉心講解與介紹下,她突然發現,原來國內就有“寬進嚴出”的國際學院,他們的教育與普通大學完全不同,她意識到——“這才是我一直想要接受的創新教育和想讀的學校,而充滿前景的時裝營銷,也正是自己的興趣所在?!?/P>
為此,張之怡與家人進行了深入溝通,最終決定選擇放棄高考,提前進入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進行學習。張之怡說,放棄高考選擇東華萊佛士沒有讓她后悔。不參加高考,她也獲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東華萊佛士的國際化全英語教學環境、引導式的創新教育、各國資深外籍教師以及豐富的實踐活動,都令她大開眼界。最讓她滿意的是,學校沒有所謂的教條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而非空洞的理論,大家都學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會被得到重視,學生可以清楚認識到“自己”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這正是在很多大學都無法學到的內容,也是許多中國學生所缺乏的素質。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張之怡在老師的引導下,徹底愛上了她的專業,并擁有了為之奮斗的熱情。
除了出的創新教育,張之怡在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更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外籍同學,課內外的全英語交流,促使她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很輕松就達到了類似雅思6分的英語水平。這為她今后踏入外企奠定了扎實基礎。
畢業后,張之怡順利進入一家時裝雜志擔任時裝編輯,不久,她的出色才華受到國際知名品牌阿迪達斯Adidas青睞,被正式聘任為大中華區市場產品部產品主管,并成為全公司最年輕的員工。出色的國際教育背景,令張之怡在阿迪達斯Adidas游刃有余,在這一國際發展平臺上如魚得水。為此,東華萊佛士的成功教育也被公司高管給予高度認可。
點評分析:
其實,張之怡走的路也并非個案,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并不盲目參加高考,而是傾向于選擇一些“寬進嚴出”的國際化教育,實用的課程教育,良好的英語環境,幫助自己更容易適應社會、實現就業。而那一批因為家境過于貧困或者成績太差的高三學生,也更為理智地選擇實用的技工類學校,以便早日在社會上立足。在國外,高等教育本身就不是單一化的。“流水線制造”的大學生也不再吃香,為此“大學文憑貶值”之說也不是空穴來風,而“萬人棄考”現象也非朝夕所致。值得慶幸的是,如今中國的高等教育也逐漸走向豐富化,一些符合市場規律的實用型技校遍地開花。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一些國外的優質教育集團也逐漸落戶國內,開辦了一些與國際同步的先進教育,受到不少學生追捧。
以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為例,它作為上海市第一批獲得國家批準的中外合作學院,就充分利用了國際化的教育資源優勢,根據國內教育現狀,開設了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國際先進課程。在150名全英語外教的雄厚師資基礎上,“原汁原味”地引入緊跟國際行業發展趨勢的教育內容,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值得推崇的教育思路和科學模式,一改國內普通大學教育在市場面前的滯后性。
另外一點,在大學內設立人才發展中心,也是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專修學院領先的一步。東華萊佛士將學生作為服務對象,主動指導他們依次進行社會實踐、專業實習以及就業,積極承擔了“高?!迸c“社會”之間的人才輸送橋梁,運用國際最新的就業指導理念,在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免去了他們就業的后顧之憂。據悉,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學院有眾多優秀畢業生順利進入渣打銀行、卡地亞、耐克、惠普、戴爾、H&M、新華財經傳媒等全球知名品牌企業工作,并保持了高達95%就業率,不得不令人驚嘆。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國際化教育不再遙不可及,遠渡重洋出國留學也并非是獲取國際化教育的唯一途徑。一些盲目出國留學的“海歸”族正逐漸喪失優勢,“海帶(待)”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已經不缺乏同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棄考,擇教育,應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下一篇:應對臨考慌亂四處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畢業生 職業生涯四步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