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學習問題

學習問題

小學生最易出現那些心理問題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3-26

閱讀 :403

  隨著研究和宣傳的不斷深入,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關注,兒童存在的心理行為問題理所當然地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兒童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行為問題呢?關于這個問題,在許多書刊中都有了論述,但我認為,他們都過多地強調了遺傳、環境、教育等外因的作用,而忽視了兒童心理需要這一極其重要的內因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產生的影響。由于不重視心理需要這一內因在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產生方面的影響,因而在矯治兒童心理問題方面收效往往不理想,有時還起到相反的作用,即越矯治,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就越嚴重。


小學生最易出現那些心理問題

  調查發現,小學生主要存在心理行為問題:

  (1)強迫現象占31.22%

  (2)偏執占24.8%

  (3)敵對占23.1%

  (4)人際關系問題占31.4%

  (5)抑郁占32.6%

  (6)焦慮占28.6%

  (7)學習壓力問題占36.7%

  (8)適應占34.6%

  (9)情緒波動占35%

  (10)心理不平衡性占35%

  心理學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為產生的動力源泉,人的一切行為的根本動因都有在于他的內部心理需要;兒童的心理問題行為也不例外,它也是由兒童的心理需要引起的。所以研究和了解心理需要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產生的影響,對我們有的放矢地矯正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那么,心理需要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產生影響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我認為,心理需要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兒童為引起別人的關注或獲得成人的愛而出現心理行為問題

  兒童被冷落后,為了獲得他人的愛與關注而容易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有:厭食、偏食、搗亂、攻擊行為、“假無能”、恐懼、“生病”、吮手指、“人來瘋”等。比如有的兒童在上課時喜歡搗亂,有時喜歡惡作劇,這往往不是品德問題,而是心理問題,他們希望能通過“搗亂”和“惡作劇”來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因此,每當這時老師批評他時,他不但不難過,反而更“高興”,更“得意”,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即已得到了老師的關注——盡管是批評,但那也是一種關注,在他們看來,受到批評總比被冷落在一邊要好受一些。

  因此,當兒童出現了類似的行為問題時,我們成人要對自己進行反思,是不是我們由于工作或其它原因過于冷落了我們的他們?如果是,我們就應該給他們以適當的關注,讓他們在愛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長。

  二、兒童為渲泄和消除內心緊張而引起的心理行為問題

  兒童的一些無意識行為,如吮手指,吃被角衣角、咬嘴唇、咬指甲、“偷”東西、撕衣服、拔頭發、發脾氣,與其說是壞習慣,不如說是兒童緊張心理的一種渲泄方式更為恰當。正如成人因緊張而吸、煙喝酒一樣,都是排除內心緊張的一種方式。兒童之所以出現這些行為是兒童為了把內心的緊張情緒釋放出來,是為了給其許多內心沖突和其它適應困難提供情緒上的出路。

  兒童的殘忍行為和攻擊行為往往是其壓抑心理在行為上的一種表現。如有些家庭父母不和,孩子成了對方的出氣筒,得不到家庭溫暖;有的父母對人缺乏同情心,對孩子動輒施以懲罰,甚至拳腳相加;有些孩子與繼父或繼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應有的愛,只知道恨。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感情受到過度壓抑,容易產生發泄的沖動,在能夠發泄的場合,稍不如意就傷害他人或其它動物。他們從折磨或戲弄小動物(如把昆蟲的翅膀拔去;把動物的眼睛捅瞎,或把動物的頭扭下來;把小狗扔進水中;把青蛙對半劈開等),欺凌弱小中得到樂趣,以發泄內心的不滿和壓抑感,并逐漸形成在惡作劇中尋求刺激和樂趣的心理。

  與心理緊張而引起的情緒渲泄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還有:破壞性行為、摔門、敲桌椅、報復行為、敵對行為、強迫行為等。

  當兒童出現上述問題行為時,我們成人應該意識到兒童正處在心理的緊張狀態之中,他們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懲罰。有些家長、老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每當兒童出現類似的心理行為問題時,不但沒有給兒童以相應的幫助,反而以懲罰手段強行迫使兒童改正這些問題行為,這不但沒有減輕兒童的內心緊張度,反而加重了兒童心理的緊張度,進而使相應的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的頻率更高。如喜歡吸吮手指的兒童,在吸吮手指時,如果被打罵,以后可能吸吮手指的頻率會更高。

  所以我們在處理兒童這類心理行為問題時,一定要慎重。當兒童出現這類行為問題時,我們要意識到,兒童正處在心理的緊張狀態;然后再找出引起兒童處于這種心理緊張狀態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對癥下藥,消除造成兒童心理緊張的原因,從而消除兒童的緊張,進而消除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

  三、為了自我保護而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

  兒童在與老師或其他同學交往中,如果經常受到傷害,如語音不準而遭到老師或同學們的嘲笑;上課回答老師提問,說錯了,被老師批評或同學們取笑;在與同伴交往中,由于身體弱小,常受到其他同學的欺負、蔑視,那么這個兒童很可能就會出現極度內向的隱居性行為——不說話、不與其他任何同學交往,不回答老師的任何提問,把自己“關閉”起來,以免遭受更多的傷害。孤僻癥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此。因為孤僻、自閉可以避免失敗,避免受到傷害。總之,自閉,也是出于他們的心理需要,不與人交往反而使他們更有安全感。

  又如,有些兒童怕由于上小學后會失去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或失去某些好處,因而他們有意無意地聲稱害怕小學、害怕某某老師或兒童。這也是兒童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

  這方面的心理行為問題還有:白日夢(整日生活在幻想中);告狀(在兒童心里,先告狀可以避免被批評和處罰);說謊(在兒童說實話后遭到懲罰或兒童失誤后受到的處罰過于嚴厲的條件下,兒童往往會在干“壞事”、做錯事后冒險去說謊,而不愿說出實情,以逃避懲罰)等等。

  當兒童出現自我保護之類的心理行為問題時,我們兒童老師或家長要認真反思,我們到底是在哪些方面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兒童或使兒童感到不安?我們要盡量為兒童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特別是安全的、沒有傷害的心理環境,以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四、出于好奇心而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

  很久以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說過,兒童是好奇、好模仿的。由于受影視節目內容情節和圖書的影響,有的兒童為了體驗一下冒險的滋味,他們會去“偷”別人的東西,或者去……

  有的兒童的殘忍行為也是由于好奇心而引起的。如兒童想知道:把小鳥的羽毛拔下來會怎能么樣呢?把昆蟲的眼睛挖掉,它還會飛嗎?這些是兒童無意的殘忍行為。

  還有,有的兒童出于好奇心,模仿別人的“口吃”,結果自己也身不由已地“口吃”了。

  所以為了避免兒童產生這方面的心理行為問題,我們一是要注意正確引導兒童的好奇心;另外一方面,我們還要注意盡量避免或者減少各種媒體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的消極影響。

  要矯治或消除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就要深入研究兒童產生這種心理行為問題的動因——兒童的心理需要,然后對兒童的合理心理需要要盡量給以滿足,對于兒童的不合理需要要加以適當引導,而不是強行禁止;只有這樣,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徹底的矯治。

下一篇:高考風暴過后的不良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10個月起就培養寶寶獨立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无码被窝影院午夜看片爽爽jk|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