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碰到很多父母每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總是責備他們,嚴重的還會通過打罵來教育孩子。這樣做的解決不會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根本問題,只會讓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影響到到心理健康。下面是專家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希望對父母們有幫助。
1、對兒童要有深入的了解:不只是了解孩子的表面情況,而且要了解孩子的氣質特點,人格發展特點,心理狀態等等。比如孩子是好動,還是好靜;孩子是做事持久,還是做事有頭無尾;考慮問題是全面還是丟三拉四;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意志品質,用腦習慣,智力水平及理想和志向是什么?父母目前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孩子能否接受。這是改善兒童學習困難的第一步。另外還可以帶兒童到心理衛生診所咨詢、測查、接受指導。
2、客觀評價兒童的學習能力:首先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弄清哪門功課、哪些內容有困難,然后去心理衛生咨詢門診進行學習能力、智力水平、注意力、社會適應能力和行為問題的測查,給孩子的學習能力作一評價。其中患兒的智力與學習能力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要綜合評價。將患兒是因為精神發育遲滯,特殊學習技能發育障礙(如特殊誦讀困難),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和其他心境障礙所致學習困難區分清楚。
3、開展特殊教育:如果發現兒童有精神發育遲滯及學習能力低下應采取特殊教育,如果孩子為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滯,應送患兒去弱智學校。如果是屬于邊緣性智力的兒童則可以采取特殊的教學方法:如因材施教,興趣教學,以勤補拙等方法,使其跟上其他兒童的學習速度。
4、重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及培養:大多數學習困難兒童都表現出學習動機不明確,因而在調動孩子學習主動性的同時,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良好的適應能力,使患兒意志堅強,能夠不斷地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患兒具有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的學習精神。
5、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目前很多學校只是重視具體知識的學習,而往往忽略了學習能力的培養。一些從小背了許多唐詩和認了許多字的兒童上學后學習并不好,由于這些兒童養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使他們接受新鮮事物慢,學習不靈活。
6、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要改善患兒的學習困難,就必須創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學習氣氛,特別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不斷地鼓勵孩子,創造民主型的家庭模式,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
當孩子出現了學習困難的的時候,家長應該從自己的身上尋找原因。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往往是離開問題。比如學習有問題,那就不要天天說學習,應該培養跟學習相關的愛好,最終的結果會超過你的預想,從根本上決絕孩子學習難的問題。
下一篇:如何讓孩子調節考試后的適應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用好三招 助孩子考出好成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