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抑郁已經越來越普遍地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客”。心理專家建議我們不妨換個方法認識它。
心理醫生介紹說,抑郁癥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在中國,僅有5%的抑郁癥患者接受過治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社會對抑郁癥缺乏正確的認識,種種偏見使患者不愿就診。最可怕的就是諱疾忌醫。
抑郁情緒是健康人也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抑郁不等于抑郁癥;抑郁癥也不等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癥是以心情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障礙,患者的某些表現類似于精神分裂癥的衰退癥狀,但抑郁癥與精神分裂癥不是一回事。抑郁癥是可以治好的,而且不會發展為精神分裂。
一些抑郁患者會以軀體癥狀即全身各處不適,如經常會有乏力、失眠、頭疼、精神不振、心悸、胸悶、頭痛等軀體表現,做什么事都沒興趣。但各種檢查卻不能發現器質性的問題,病人自己意識不到這是抑郁癥的表現。
柏大夫說,患者對前途悲觀失望,對生活沒有信心,這是一種鮮明的情感體驗。但不進行治療造成的最大危害是社會功能的缺失和人際關系障礙。
抑郁是每個人都曾經體驗過的情感。所以,抑郁癥與感冒沒有什么區別,它只是一種普通的心理疾病,千萬不要感覺見不得人或低人一等。
換一個角度看抑郁癥,疾病對人生的發展很可能是件好事。它讓人陷入反思和內省,對人生有重新的計劃,治愈后,心靈的成熟可能會達到比以前更高的層次。一部分患過抑郁的病人在自己獲益后選擇志愿者的工作幫助其他患者就是一個證明。
下一篇:青少年抑郁癥的癥狀之五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抑郁癥患者有可能會大腦萎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