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保健專家介紹說,早戀現象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現在青少年的早戀隨處可見,加強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學生培養健康、高尚的情操。培養建設嚴肅活潑、積極向上的校風和班集體。
早戀現象的出現,離不開社會、家庭因素,更離不開心理、思想因素。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一、父母促成: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一些偏遠或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受地方習俗的影響,有些人始終有一種“早栽秧子早打谷,早養兒子早享福”的落后思想,孩子的父母總是想早一點抱孫孫,這樣他們就會在孩子還在初中階段就催促孩子戀愛,生怕他們的孩子找不到伴侶,結果就人為的讓孩子過早的進入早戀階段。
小偉是一個優秀的學生,老師對他寄予厚望,學生本人也有信心沖刺高考,可就在高考前期,他的情緒有一點不對頭,問及原因,才知他的父親在他初三時,就催促他找女朋友,但這個學生始終以學習為主,到了高三都還沒有女朋友,他父親就著急了,結果就造成這位學生不知道該怎樣處理這件事。從而影響了學習。后來經了解得知當地有一種習俗就是男孩子要在25歲之前成家,否則就視為是一件不好的事。而恰好這位男孩有一個表哥都已經26了,還未成家,他的父親怕他的孩子也這樣,才會催促孩子早點找女朋友。
二、心理依賴: 高三學生的學習壓力大,部分教師和家長只關心成績,不關心學生的感情世界。一些中學生的內心孤獨,他們既感到自己在不斷成長,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在提高,同時又往往覺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引起很多寂寞、煩惱和痛苦。當這種心理體驗變得強烈時,就需要尋找可以依賴的“意中人”來傾訴。
有一位學習較好的學生,片面地想通過愛情的力量來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學習,結果成績非但未上去,反而一落千丈,還由于對方態度的冷淡使他一度陷入極度的迷茫之中。
三、異想天開: “早戀”中的中學生往往有一種盲目性。在他們看來愛情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浪漫,世界因他們的存在而存在。他們為了“戀愛”可以將學業、紀律、物質條件等等拋置腦外,以為“戀愛”便是生命的全部意義。有的中學生戀上了某個同學時,在不了解對方人品、性格、興趣、家庭等基本情況下,就自我陶醉了。而真正的戀愛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基礎上的。愛情是一種深沉的感情,它涉及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等方面內容。而這一切對于中學生來說還沒有定型,尚未完全成熟。
四、視戀愛為兒戲: 由于雙方沒有深厚感情基礎,一些“早戀”學生說好就好,說散就散,視戀愛為兒戲,尋找刺激,從中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而一旦對方不愿意繼續這種關系,就會釀成傷害事件。中學生殉情事件時有發生。還有的人認為高中三年如果未談過戀愛就是沒有魅力的表現。
專家指出:加強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學生培養健康、高尚的情操。培養建設嚴肅活潑、積極向上的校風和班集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得當地運用異性效應。疏導就是疏導、調理學生的思想情緒,疏導要把握下列三條原則:
1、要摸清底細,心中有數。
2、要分別情況,區別對待。
3、講究方法,正確引導,切忌粗暴壓制強令他們屈從。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采用下列方法:
1、“跳”出來,引導學生用理智戰勝情感。
2、“凍”起來,要求學生把情感凍結、埋藏起來,讓其“冬眠”,把精力集中到學問上來。
3、“隔”開來,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盡量避免兩人單獨在一起。只要我們對學生以誠相待,為學生設身處地地著想,用愛心去感化,發揮群體力量,中學生早戀問題是能妥善處理好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中學生早戀的表現形式,大家可以從上面的內容里得知,青少年的早戀現象是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要想杜絕這種事情,家長、學校和社會都得共同配合。
推薦閱讀:早戀不是問題是現象
下一篇: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戀的正式意義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