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專家介紹說,早戀是指未成年的男女發生戀愛關系或是對異性朋友產生好感的一種現象,這也是青春期的一種戀愛。長輩們認為,早戀一詞具有一定的性感情色彩,據專家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對異性發生過感情。
早戀專家對于早戀解釋:按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過早的戀愛。什么叫戀愛呢?難道是暗戀嗎?不對,是有過告白的行為(情書,直接告白之類的)的人。嚴格來說,是男女雙方都向對方告白,才能稱之為戀愛。
如果沒有過告白行為,就不能稱之為戀愛,不能稱之為戀愛就更不能稱之為早戀。
只有作了告白行為(情書,直接告白等)才能算作戀愛,算作戀愛之后,才能根據受教育階段判斷是否早戀。
一般認為在大學階段以前的戀愛都屬于所謂“早戀”。
進入青春期后,出現異性愛慕傾向的青少年,會主動接近自己喜歡的異性,雙方交往頻繁,相互傾心,就可能導致戀愛的發生。
(l)由性沖動和外在吸引而產生,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慮;
(2)彼此往往是由雙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優點產生傾慕之情,缺乏對對方的全面評價;
(3)缺乏責任感和倫理道德觀念的約束,易發生性行為。
特點
由早戀的各種情況綜合起來看,早戀通常有下列4種特點:
朦朧性
青少年對于早戀發展的結局并不明確,早戀的青少年僅僅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而對未來家庭的組建、處理戀愛和學業之間關系、區別友誼和愛情等問題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矛盾性
早戀的青少年其內心充滿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歡的異性接觸,又害怕被父母發現??梢哉f早戀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對于暗戀的早戀者而言,這種矛盾性還表現在是否向愛慕者宣示愛意(表白)的矛盾。
變異性
友情是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因為青少年往往欠缺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及經歷,導致雙方缺乏互信;關系一般都難以持久。正是這樣,常常令雙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早戀的危害甚大,中小學生一旦陷入,則會把精力和時間轉移到男女戀情上來,又由于少年男女在心理上、思想上尚未成熟,因而難以把持自己,不能自拔。對待孩子這方面的問題,首先不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把一般的同學、朋友關系誤認為是早戀,而要細致觀察、分析,確定孩子是否真的是在早戀。
其次家長要正確看待這種現象,客觀判斷他們是否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然后給予正確的引導,如果像上述案例中已經影響到學習,那么就要想辦法進行干涉。當然對待孩子早戀,不能向那位母親那樣急躁、粗暴,而是要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認真和孩子談早戀的危害性,引導孩子走出性心理發育的誤區。
以上就是專家對于青少年早戀的問題解析,早戀心理咨詢專家指出:家長和學校如果想要杜絕孩子早戀問題的發生,預防孩子與異性交往過密的情況,那就一定要做到不光只抓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多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與孩子多溝通。
推薦閱讀:處理早戀 家長謹記8句話
下一篇:孩子早戀 家長處理不當危害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避免孩子陷入早戀漩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