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經常的聽到老年人叫老伴,老伴就是老年時候的伴,當兩個老人正準備安度晚年,享受生活的時候,就有一方因為某種原因先離開了,另一半就會特別的傷心,給另一般的身體和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心理。那么喪偶的老人應該怎樣調節自己的心理呢?
據心理專家分析,喪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
1、自責。與老伴灑淚告別之后,總覺得對不起逝者,甚至認為對方死自己負有主要責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負擔沉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在言行上還會出現一系列反常現象。
2、懷念。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劇烈的情感波濤稍稍平息之后,會進入一個深沉的回憶和思念階段,在頭腦中經常出現老伴的身影,時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涼和孤寂。
3、恢復。在親朋的關懷和幫助下,自己終于領悟了“生老病死乃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這個道理。于是,理智戰勝了感情,身心漸漸恢復了常態,從而以堅強的毅力面對現實,又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為了能夠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消除悲痛在心靈上造成的陰影,老伴過世后的當務之急,便是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首先,欲使自己盡快地從悲痛的氛圍中解脫出來,不妨通過各種方式盡情地宣泄一番,如在親人摯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場,也可將自己的眷戀懷念之情,用詩文、書信或日記等形式寫出來,以抒發胸懷并作為永久的紀念。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盡管宣泄對于維護身心健康有益,但是,無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為的精神消耗。所以,過一段時間之后,要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親朋處小住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只要生活的視野開闊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會隨之淡化和消失。
最后,老伴已經離開了,喪偶的人還是要繼續的生活下去的,如果也跟著去了,給家人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為了家人的感受也要堅強的活下去。喪偶的老人要使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保持很好的健康,想開點,快快樂樂的去生活,不要給家庭造成更大的悲痛。
下一篇:為什么人到老年 反而懷疑老伴不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六大妙招呵護老年人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